青岛地区集装箱维修成本控制研究
青岛港位于山东半岛南岸的胶州湾内,始建于1892年,已具有117年历史。是我国重点国有企业,中国第二个外贸亿吨吞吐大港。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港内水域宽深,四季通航,港湾口小腹大,是我国著名的优良港口。它主要由大港、中港和黄岛的QQCT&QQCTU港组成。各港码头均有铁路相连,环胶州湾高等级公路与济青高速公路相接,腹地除吸引山东、苏北外,还承担着华北对外运输任务。青岛港是晋中煤炭和胜利油田原油的主要输出港,也是新疆阿拉山口铁路多式联运的中转港,是我国仅次于上海、深圳的第三大集装箱运输港口。青岛港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现有职工1.6万人,拥有码头15座,泊位72个。其中,可停靠5万吨级船舶的泊位有6个,可停靠1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有6个,可停靠30万吨级船舶的泊位有2个。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2010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突破3.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200万标准箱,居世界集装箱大港第8位,中国第5位。
随着全球自由贸易的发展,具有安全、经济、快捷的集装箱运输,在运输各个领域被广泛普及,集装箱也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集装箱维修,也伴随集装箱的推广使用应运而生。而集装箱维修成本是集装箱固定成本中非常重要的成本项目,并在箱管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约占可控箱管成本的60%以上。
随着世界贸易的不断发展,集装箱进出口量成上涨趋势。根据统计, 近几年每年青岛口岸的进出口总量同比上年要增加20%左右的作业,其中进口重箱同比要增加30%左右,而进口重箱因为装载货物、长途运输等原因,通常需要进行修理方可适货发运,因此需要修理的回空箱比例大幅增加。修理费也会随之大幅增加。
为了倡导环保和节省成本,提高修箱效率和质量,减少修理次数,延长集装箱使用寿命,就要在箱体和机组维修的过程中力求不断探索创新。从2011年起,全球航运走势低迷,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导致运输需求疲软,而航运市场运力投放过快,运力过剩。市场运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在此形势下,开源已经十分困难,节流就凸显其重要地位。每降低一分成本,就能直接增加一分利润。因此必须挖掘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各种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从细微处入眼,把好控制成本每一个关口。
1、 细化流程控制。
普通标准化修理,还是在日常修理中占据绝大部分的。因此如果改进了标准化修理流程,虽然具体到每个箱子节省的修理费用很少,但日积月累,在巨大的修理总量的累积下,节省的费用还是相当可观的。我们从头推演了每一个修理流程和各个环节,致力于通过高效的、标准化的流程来导出好的、标准的结果。
(1)建立严格的进场检验机制。空箱进入场站时立即严格检查,既便于好箱和坏箱的分跺堆放,利于及时修理;又使回空箱当场验箱、明确责任,方便第三方索赔的收取工作。
(2)进一步加强现场抽查力度,对于有争议的修理项目,要求修理时以质量为先,报价时则优先靠拢小尺寸,以压缩修理费支出。
(3)定期检查供应商的材料库,保证材料的‘新鲜质量’,减少材料在使用前的氧化程度。这样虽然单次修理费没有降低,但可以有效延长每次修理的质保时间,提高修理质量,延长集装箱单次修理后的适货使用时间。从而间接的降低修理费用。
(4)与堆场的箱管保持密切联系。严格执行先进先出政策,缩短坏箱堆存时间。加快集装箱周转速度,提高使用效率。防止并降低因堆场造成无谓损伤。
(5)把握好摆箱修理节奏,在公共堆场,保证箱子的修理时间优先,修理力度高于平均水平,缩短修理时间。
(6)加强对各修理厂的QC人员的培训和监管,并与国际UNICON验箱师保持密切联系和交流,从而使他们始终‘心系船东’。
2、冷箱备件以修代换。
青岛地区冷箱出口量较大,冷箱维修能力较强。以前,冷箱机组备件损坏后,只能换新,因为完全是进口备件,价格高昂。我们就研究、摸索备件“以修代换”的可行性,成立了专门的‘冷箱备件研发中心’,召集熟练的技术工人并从各大高校聘请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经过大量、细致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将压缩机、电脑板等易损的冷箱备件变更换为修理,保证备件质量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备件费用。并且同时研究变单纯的进口备件为国产备件替代,进一步自主研发备件。
3、 与供应商谈判,延长保修。
通过大量的现场抽检和统计发现(100台左右属同一生产批次),某美国大品牌供应商某批次冷凝器的存在问题。通过现场试验和横向于其他批次的泄漏率进行对比,远远高于正常比例。再通过现场查看具体原因,进行归纳,最终确定该冷凝器盘管加强筋处存在设计缺陷。该问题无法修复,只能更换。以此作为根据与该供应商进行谈判,要求对出现此类问题的冷凝器批次延长保修。通过我们的据理力争,在翔实的证据面前,该国外代理商心服口服的认可了延长保修协议。今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该供应商无偿提供备件,节约了大量的备件更换费用。
4、 退租箱细化、分类修理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租箱公司同时使用的公用堆场,安排直退。通过退租箱号号段提前安排,让退租箱从港务局空箱堆场直接运输去相应的退租场站,或者重箱的退租箱安排车队直接回空到相应的场站,避免了一个中间环节的吊箱和落箱和两段陆运,既节省了陆运费和吊装费,又降低了损伤集装箱的可能性。在退租箱进场后,提前申请完的退租号可以直接从该退租场站系统划拨直退。节约了大量堆存费和租金。同时,该退租堆场因为集中退租量较大,可以专门签署协议,成为协议堆场,协议场站则可使用较低修理费率,也有效地控制了退租箱修理费支出。
另一方面,努力协商,争取更多先退后修的机会。
为了压缩退租修理时间,提高修理效率,与多个场外退租堆场的协商谈判,利用堆场间的竞争尽可能的争取有利的条件。目前大部分租箱公司的退租堆场,都已经同意退租箱进场即确认退租,然后安排修理,并使用较低修理费率报价。
退租箱修理流程复杂,即便能做到一进场就区分单独归跺摆放,也需要至少三次搬倒,且修理前和修理后都需要预约国际UNICON验箱师并等候其前来进行细致的检验。平均修理时间超过8天,据此测算,每个退租箱能节省8箱天的租金成本和堆存费。
5、加大第三方索赔力度。
在不影响客户认可度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足额收取第三方责任赔款,降低了固定成本。
加强堆场现场验箱水平,对进场空箱严格检验;在堆场配备专门的IICL验箱师,对进场空箱进行验箱,特别是回空进场的箱子,要在设备交接单上详细标注,对于破损,污染等需要修理和清洗的地方,都要进行现场拍照并存档。
每天将回空箱修理报价导入台账系统,和滞期费的收取放在同等重要的基础上,集中收费信息,提高收费效率。
“场站验箱—修费导入—催收费用—技术答疑—延伸服务”操作模式。通过箱管的同事们摸索、实践和创新,不断改进服务,优化业务流程,最终确定是切实有效的操作模式。尽管在答疑时面对客户的不理解很困难,但技术人员严格律己,凭着过硬的业务素质、良好的心态和和风细雨的态度,取得了大部分客户的理解,保障了第三方索赔的回收率。
通过以上措施,在不降低修理质量的前提下,可以直接和间接的较大幅并有效的降低集装箱修理费用。从而在海运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为船公司节约大量成本。节约的这些每一份成本,都会完全的转化为船公司的利润。可以这么说,将这些新的流程、措施贯彻执行下去,就会源源不断的产生效益。而且还能能在实际生产环境中起到论证和不断改进的效果。航运市场变化多端,每年都要根据新出现的问题来及时调整并制定新的对策,从而不断的优化程序,尽可能的节约每一点成本。
只有严格执行并不断创新,才能在航运低迷时期为船公司切实的降本增效,提供新的、持续的竞争力。
(作者:青岛中远集装箱船务代理有限公司技术管理人员,研究方向:物流与工商管理)
参考文献:
[1]《IICL》 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Lessors 2013
[2]《港务期刊》2012 1-12刊 2013 1-9刊
[3]《航运期刊》2012 1-12刊 2013 1-9刊
[4]《航运评论》2012 1-12刊 2013 1-9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