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高校债务化解问题研究

一、我国高校债务的现状

2011年,审计署在第35号公告《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中对地方高校债务规模进行公布,截至2010年底,1 164所地方所属普通高校有政府性债务2 634.98亿元。公告还显示,当年借新还旧偿债额为542.47亿元。有95所高校存在债务逾期现象,逾期债务为27.18亿元。由此不难看出,我国高校债务规模巨大,负担沉重,甚至部分高校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学。高校负债问题已成高校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二、我国高校债务的成因分析

(一)高校扩招

在1999年,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我国开始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高校招生规模大幅度上升。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到200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到2010年,入学率接近15%”的目标。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

(二)财政投入不足,政府默许、鼓励高校借贷

1、财政投入不足?。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的经费保障措施,但事实上,1993年以来到2010年均未达到这一目标。并且在1999年高校连续大幅扩招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并无大幅度提升,而且财政收入占高校总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指出,我国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教育总投入的比重,从1994年的80.5%下降到2006年的40.8%,“一路锐减”。当财政投入无法满足高校扩招带来的巨大资金需求时,高校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扩招带来的资金需求。

2、政府默许、鼓励高校借贷。政府自身在财政投入不足的同时,为了解决高校为扩招所导致的巨大的资金需求,为高校通过银行贷款提供了一些政策导向,默许、鼓励高校向银行负债,以满足校园基建所需的庞大的资金需求。1999年银校合作开始流行,并迅速在全国推广。同时,1999年,国家利用国债资金支持高校发展,并要求地方政府和学校配套,而且根据配套资金、银行贷款和其他配套资金来源的落实及到位情况,拨付国债专项资金,变相要求、鼓励无力提供配套资金的高校通过银行贷款筹集配套资金。?此外,各省、市、区政府为了解决政府一时无法满足扩招所带来的巨额财政投入,把部分教育基本建设拨款改为贷款贴息,鼓励高校利用银行贷款,加大筹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三)普通高校教学评估。为了保证高校扩招后的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工作,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启动五年一轮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评估工作以“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为原则。教学评估确保了高等教育在飞速发展的前提下办学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为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高校为了达到评估所设定的诸如师生比、图书馆、实验室等系列指标,顺利通过教学评估,高校只能通过向银行借入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以顺利通过本科教学评估。

三、化解高校债务危机的对策

(一)政府方面。1、还贷模式以政府为主、高校为辅。2、设立偿债基金和专项拨款。3、加强高校资金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高校办学体制。4、调整高校评估体系。

(二)高校自身方面。

高校债务危机的直接承担者是高校自身,高校不能仅靠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帮助渡过难关,更应从自身找原因、找出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扩大筹资渠道。

1、土地置换。高校可以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盘活自有资源和资产,出让空置的土地和校舍以缓解资金还贷压力。目前,很多省份都允许高校通过老校区土地置换的方式筹集还贷资金以及下一步的建设资金。但是,高校采取“土地置换”方式筹集资金的做法遭到国土资源部门的反对。笔者认为,高校“土地置换”收入并不允许单位擅自处置,所谓“卖地还债”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2、出让专利或建立大学公司。出让专利,加速科技成果的转换是高校的资源优势。有了发明专利,创造了新知识,就要将其转化为生产力,获得实际收益。我国高校也可加快专利技术研发和转换步伐,以这一高校特有的资源优势创造资产,减轻高校债务负担。

3、校企合作,技术入股。高校相对具备较强的软实力,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 通过校企合作,使高校科研优势与企业人才优势实现互补,为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提供相关服务,以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以“双赢”为基础的校企科研合作将会成为高校重要的资金来源。

4、吸收民间资本。吸收民间资本、建立股份制高校的方式值得考虑。国外办学经验比我国丰富,我国高校可以借鉴国外优秀办学方式,以为高校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四、结束语

高校债务危机源于高校为扩大规模在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负债融资的行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在加快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之间的不同步。面对越来越沉重的高校巨额贷款负债,需要政府、高校自身、银行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和协商,谋求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实现其对教育事业的投资承诺,加大教育投资,盘活现有教育资源;其次,高校自身要开源节流,积极拓展新的发展思路,积极创新;最后,政府、高校、银行和社会各界必须共同协商,一方面要缓解高校还贷压力,另一方面要维持三方利益,保障公平。我们应从各种化解对策中找出解决之道,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高校教育事业会获得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在科研、交流、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