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加强金融业内控管理具体措施分析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金融业成为全球经济的核心。随着金融业的高度发达,金融危机成为经济发展的硬伤。预防金融风险成为金融机构工作的重点。实行金融机构内控管理的目的就是确保金融业务能够按照相应的政策以稳定的方式运行。加强和完善金融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是打击经济犯罪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市场经济顺利进行的保证。加强金融业内控管理可以深化金融经济体制改革,合理的落实金融法规。做好金融业内控管理是保证金融机构遵纪守法的前提条件。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金融业的发展还不完备不健全,加强内控管理是营造金融业整体经营氛围的必然需要。内控管理需要从根源抓起,需要金融机构各个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需要从整体规划上辐射细节,让金融业内控管理形成常态机制。

二、金融风险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1)金融风险是阻碍金融业协调发展主要原因。金融危机是资本市场具有一定周期的必然结果。近十年来,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和程度越来越频繁和巨大。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到美国的次贷危机,金融风险像一个炸弹一样席卷全球。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抵抗金融风暴的能力有限,在金融风险到来的时候,还处于幼稚的初级水平。金融风险打乱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秩序。金融业风险的具体表现为信贷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外汇风险、市场风险、犯罪风险、金融国际化风险。金融风险是阻碍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扰乱金融秩序的重要原因。

(2)金融业内部控制是避免金融风险和修正金融体系的重要举措。金融业内控主要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加强内部的管理控制,避免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行为。金融内部控制是预防金融风险与应对金融风险的概念集合。其前提和基础主要体现在预防意义上。预防是避免一切危害的重要手段,预防工作做得全面到位,就可以从根源上消除风险存在的程度。在应对金融风险方面,内部控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内部控制在金融风险到来时要进行具体措施的抵御。例如在信贷风险规避中,金融机构就要从资本管理上、环节控制上加强干涉,把损失降到最低。

三、当前我国金融业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金融业内控制度不健全。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这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决定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对金融体制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强,金融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植下迸发出崭新的活力。但是,多年来传统的管理方式,造成金融机构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很多弊端,如权责不分明、管理不到位、机构部门之间存在矛盾等。金融业内控制度不健全造成金融制度在具体落实时,出现障碍。很多金融机构的规章制度没有起到对金融活动约束作用,而是只是停留在概念的范畴,使得制度缺乏执行效果。

(2)金融业内控管理滞后。金融机构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目的就是确保金融活动经营目标按计划实现。我国金融机构目前的内控控制方式多为事后控制。也就是说在问题和矛盾出现之后,才会想办法进行补救。这样的管理方式把日常金融业务进行本末倒置,在遇到金融风险的时候,不具备抵御风险的足够能力和弥补措施准备。不重视事前防范,只重视事后检查的制度,把金融机构的内控管理推向了错误的发展方向。在事故风险出现时,在资产损失扩大时,无法进行有效阻挡。金融业内控管理滞后是当前金融业发展的阻碍。

(3)金融业缺乏监督机制。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金融监督机构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国家成立银监会、保监会,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这些机构只是处于指导的地位。监督机构并没有充分发挥监督的职能,或者监督过程中停留在表面,对出现金融风险的事件和机构不去进行必要的调查和研究,不对事件进行分析和整理。金融业缺乏监督机制就会造成金融机构在金融活动中,打擦边球,利用故意行为达到经营利益的目的。

四、加强金融业内控管理的具体措施

(1)强化金融业内控管理的意识,增强金融机构部门抵御风险的能力。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金融机构的各个层面、各个角度进行改革。加强金融业的内控管理,首要的任务就应该提高金融业内控管理的意识,从意识层面巩固内控管理的内涵。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过程相对缓慢,金融改革在进行中,总是遇到体制与机制之间的矛盾。一些金融机构对内控管理的理解不足,把金融业的内控管理理解为制度的罗列。强化内控管理意识要注重管理层面的主导作用,树立法制意识、风险意识、效益意识,把内控管理执行到具体的经营活动中。

(2)加强财务会计管理,重视内部管理控制。金融业是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知识的行业。财务会计管理是金融业主要行为。严格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和行为,要建立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金融机构的财务会计工作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监督。经营活动要受财务会计制度的限制和整合。财务报表要保证准确性和及时性,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实现财务管理的集约式发展。

(3)以防范金融风险为目标,提高对金融机构人员的控制力度。我国金融业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在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时期,对金融机构本身的资质提升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提高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对于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内控管理具有重要作用。金融机构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在思想层面、专业技能方面、队伍建立方面实施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岗位之间的监督制度,强化信息交流和意见反馈,建立一个权责分明、奖罚分明的岗位制度,以考核评价机制实现人员的内控管理。

五、结论

金融业是经济活动的中心环节,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金融业实施内控管理是从根本上保证金融行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剔除金融风险对经济活动的损害。加强金融业内控管理,从金融机构的基本制度入手,以金融活动运行过程中的具体细节为支撑,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保障。金融业内控管理中,做好稽核与监督、做好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做好金融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是规范行业行为的重中之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在国家市场的竞争力表明,加强金融业的内控制度是增强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实现金融业与全球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工作,对于调整金融机构的整体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刚.我国金融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J].东方企业文化,2012(15).

[2] 张红.防范金融风险强化金融机构内部控制[J].中国科技信息,2006(23).

[3] 陆姝.金融业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2(08).

[4] 余丽群.浅谈银行内控管理与风险防范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1(02).

[5] 李泽南.当前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家,2012(12).

作者: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