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强化措施提升财政支农绩效
2013年,百色市财政共投入“三农”资金772724万元,其中:中央和自治区补助717912万元、市级配套7484万元、县级配套47327万元。为确保财政支农投入效益,百色市各级财政部门通过加强基础管理、开展支出绩效、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等措施,进一步提升财政支农绩效。
一、强化财政支农基础管理。重点抓好相关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有关绩效考核办法的制订和修订,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全市支农数据统计管理,加强对市直农口部门人员、资产、收入、支出等基础数据的统计分析;加强对县(区)支农统计工作的指导,推动建立上下联动、数据共享、及时迅速的财政支农数据统计机制。通过专题培训和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加强对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财政支农成效的宣传,促使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二、切实加强支农预算编制执行管理。加强预算编制基础性性工作,细化预算指标,将支农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国库集中收付、支农资金整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项目投资评审、政府采购、“两基”建设和审计检查结果等有机结合,努力提高预算编制水平。继续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围绕全年支农支出进度达到94%以上的目标和提高支农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均衡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加强对各级财政支农预算执行的分析指导,重点对执行进度较慢部门、科目、项目的督导、通报、约谈和分析,进一步强化各级和有关部门预算执行绩效意识和责任主体意识。
三、开展各类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联系有关部门,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开展绩效考评工作,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其中右江区、田阳县和凌云县获得2011-2013年县级财政支农绩效考评奖励,田东县在2012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县级绩效考评中获得优秀。
四、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密切配合专项资金督查审计,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了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水利专项资金、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移民项目资金、农机购置补贴等专项资金检查工作。同时还积极协同有关部门制定农作物良种补贴、渔业用油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以及农机、扶贫、移民等专项资金督查方案,加大了对惠民惠农资金监管力度。
五、加大财政支农项目资金检查调研力度。建立定期和不定期财政支农资金检查工作制度,开展经常性的专项检查和跟踪问效。2011-2013年百色开展财政支农资金和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专项检查、水利财政政策投入落实情况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情况督查等,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杜绝财政支农资金被挤占、挪用和截留现象的发生。同时,对扶贫资金实施情况、林果经济发展情况、现代农业发展问题、中央财政科技示范推广体系建设、促农增收等深入调研并形成总结汇报材料,为上级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有效保障了我市支农专项资金的安全和高效。
稿源:财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