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2014年全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即将启动重点检查医药、金融等行业

本报讯记者罗晶晶报道中国会计报从财政部日前在厦门召开的全国会计监督和金融监督总结布置会上获悉,2014年,财政部将围绕关系宏观调控和财税改革重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业,组织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地方财政部门对通信、医药、公共交通、金融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开展监督检查。
同时,按照《落实<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的报告>工作方案》的要求,财政部今年还将厉行勤俭节约、遏制腐败浪费等作为检查重点,加强对“三公”经费、会议费、国有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的规范,继续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
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局长吴奇修在布置2014年工作时要求,今年对医药行业的检查要全面覆盖医药生产流通各个环节,剖析药品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成本和利润构成,揭示药价形成机制,为推动医药体制改革、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提供第一手资料。
记者了解到,检查队伍将以会计信息质量为切入点,检查各单位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化等内容,并关注企业执行财税金融政策情况和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科技等重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同时积极探索开展绩效监督。
在检查组织方式上,今年的检查将以总部总所检查为抓手,从上至下开展系统性的全面检查,充分发挥联合联动的优势,形成规模效应。同时,财政部要求充分调动专员办和地方属地化监管的积极性,完善省、市、县上下联动检查模式,扩大会计监督的覆盖面。
事实上,联合联动检查已经尝试多年,财政部在组织专员办对大型中央企业、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开展检查时,就采取了这种方式。具体的做法是,多则十几个、少则四五个专员办协调配合,由财政部监督检查局部署检查计划,其中一个专员办牵头检查企业总部或者事务所总所,其他专员办分驻分部分所,同时推进检查。
而今年的检查方式也将再有新突破。
吴奇修指出,为进一步发挥集团作战优势,财政部今年将第一次尝试由专员办与地方财政部门对医药行业开展联动检查。
在金融监管方面,以国外经验为鉴,财政部看到了系统性金融风险与财政风险具有相互转化的联动性,因而将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财政的基本职责。
吴奇修表示,财政部根据国务院授权对国有金融资产实施监督管理,因此,在对金融行业进行检查时,财政部将高度关注和管控各种显性、隐性负债,关注金融失衡和系统性风险的积累。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财政部今年将继续循着以往的检查思路,重点选择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深入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这样部署金融检查的内容,即结合对金融企业会计核算、薪酬管理、职务消费和经营管理的检查,重点关注金融企业资产质量和不良率,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向金融机构的传导,关注大量信贷资金在金融机构间空转牟利以及流向地方融资平台等受限行业的情况,关注实体经济、小微企业融资难发展难等问题。
为了充分做好检查准备,财政部此次还召集全国专员办和财政厅局的负责人齐聚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开展相关业务培训。
财政部精心设计了培训内容,主要是结合今年的检查重点,专门请业内专家介绍医药、通讯行业、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情况和检查重点,对相关行业的会计准则、信息化规范要求进行讲解。
参加培训的专员办和地方财政部门学员在培训结束后表示,专家关于会计报表分析的讲解对检查人员分析企业报表很有启发,业内人士对行业的剖析则有助于检查人员迅速深入行业抓住检查重点。
检查只是发现问题的一种手段。吴奇修强调,要进一步完善责任追究和通报制度,除了必要的行政处罚和移送处理外,要更多地使用约谈提醒、责令追究责任人、出具评价报告、提出管理建议书等处理方式,建立向集团总部、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通报制度,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记者了解到,财政部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公告宣传和曝光力度,并将推动建立省、市、县三级财政部门公示公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