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河北省电力公司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尤其是企业集团普遍采用的重要管理手段,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内容,发挥着有效配置企业资源、保证企业战略目标按既定轨道并得以如期实现的重要作用。
近两年来,省公司全面加强预算管理,构建预算管理、资金投放管理、招标管理、业绩考核紧密衔接的闭环管理体系,初步实现了从粗放管理到精细、规范管理,从目标管理向过程管理,从指标管理向全面管理,从职能管理向战略导向管理的重大转变,促进了经营管理理念的提升,促进了省公司集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实现了预算的集约管理和科学决策,公司效益快速提升。 

构建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以强有力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为保障,强化管理。加强预算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建设,构建了预委会办公室初步审查、预算管理委员会逐项审议、总经理办公会科学决策的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省公司总经理李效勇担任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公司有关领导任副主任,各预算管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为预委会委员。省公司总会计师朱晋平兼任预委会办公室主任,对预算管理全过程涉及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指导与协调。
公司所属二级单位严格落实省公司预算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规定,健全组织机构,明确了各预算管理执行部门(工区、班组)的职责分工,构建了权责明确的责任体系,实现了全员参与。
以严密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为基础,规范管理。公司制定并发布实施了《预算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同时与之相配套的还有《资金投放管理办法》、《招标管理实施细则》、《资金(费用)使用监督检查办法》和《年度业绩考核办法》,各办法相互衔接,构成了预算管理从横向到纵向、从编制、执行到监督、考核全过程、各环节有效约束的严密的制度体系。
以贯穿经营管理全过程为主线,集约管理。预算管理与资金投放管理、招标管理相衔接,形成了严密、科学的决策体系。规范了资金管理的关键环节,建立了大修、科技、技改等预算项目从计划审批、过程管理到结果考核的规范运作程序。所有资金项目全部根据轻重缓急进行排队,经过资金投放委的技术评价和经济评价后,视公司资金状况进行安排,从源头上避免了低效和无效投入,预算资金安排更加科学和重实效。预算管理办法与年度业绩考核办法相衔接,形成了激励、约束、规范的执行和考核体系。一是各单位均将预算指标在内部责任单位进行分解并制定内部考核办法,实现责任层层传递。二是各预算指标管理责任部门全面加强预算指标执行的监控,保证了预算指标的可控和在控。三是全面完善、修订了年度业绩考核办法,将年度预算与绩效考核相结合,有力保证了公司预算目标的全面实现。

加强预算编制、下达、执行和考核的全过程监控

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紧密结合,提高了预算编制质量。客观科学地编制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通过不断拓展预算覆盖范围,将公司的一切经营活动都纳入预算管理范畴。通过预算管理对公司范围内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科学配置,做到预算管理始于业务,服务于生产经营,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主线。在业务预算编制过程中,多次召开公司领导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专业指标分析会,对业务预算编制的依据、面临的形势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全面提高了预算指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大力推行“零基预算”,不断提高预算的科学性。积极推行“零基预算”管理,对近3年的基础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找出成本支出的依据和各关联因素,初步建立了标准成本定额。对材料费、一般修理费等运行维护费采用与资产和售电量双挂钩的方式核定。在2007年指标核定时,又按照国网公司成本定额管理思路,进行了对比、修正,指标核定更符合经营管理的实际。 对其他管理费用,在分析费用关联因素和费用性质的基础上,确定了不同类型单位、不同性质的费用定额,分别与人数、资产、收入、单位规模等挂钩,成本费用的核定初步做到了列支有依据、支出有标准。
制定年度分阶段目标,完善分析制度,深化细化过程管理。省公司将年度预算目标分解细化,实现了大小目标、整体和阶段目标的结合,对因特殊事项导致阶段目标执行差异较大的情况,及时滚动调整,保证阶段目标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确保预算目标可控、在控,促进全年目标的完成。
建立预算月度重点分析、季度全面分析、重点问题专题分析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问题,确保了年度预算目标的实现。
以专项检查和财务稽核为手段,有效实施过程监控。按照资金(费用)监督检查办法的规定,由预委办、资金投放委办、各业务主管部门和审计监察部门组成检查组,对年度预算安排的资金项目进行重点检查,确保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和规范性;充分发挥财务稽核的作用,将预算执行情况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通过稽核加大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督导和执行结果的评价。
预算管理与业绩考核有机衔接,严格落实预算执行责任。省公司将年度预算指标分解为业绩考核指标下达各单位,并进行严格的奖惩,大大增强了预算的约束力和激励作用。2006年,省公司有3个单位因业绩考核指标超额完成受到奖励,同时也有两个单位因个别指标没有完成而受到扣罚。

预算管理成效显著 促进经济效益逐步提升

编制的准确性大大提高。预算管理办法对各预算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责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化了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的有机结合和有效衔接,预算的准确率得到显著提高。以2006年为例,由于部门间的充分分析、沟通,预委会深入细致研究,售电量年误差仅1.3亿千瓦时,误差率仅为0.16%,预算的准确性提升了预算的严肃性和预算的执行力。
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通过加强预算管理,近几年经营总体呈现以下特点:资产经营业绩快速提升。售电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销售收入增长高于售电量增长,利润增长高于销售收入增长,经营业绩屡创新高。2004至2006年年利润增幅分别为27.95%和70.60%,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近110%。资产质量明显提高。电网新增资产连年创历史新高,资金存量持续下降,应收账款逐年降低,资产结构得到优化。资金运作成效显著。强化资金管理和资金运作,资金运作效益不断提高的同时,实现了对财务费用、工程造价和资产负债率的有效控制,资产负债率连续三年控制在70%左右。
促进“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科学的决策体系和严密的执行组织体系,充分发挥了预算对公司经济资源的科学有效配置和全面加强经营管理的引导、促进作用。省公司坚持以电网发展为主导,优化资金投向,保证重点需求,在预算资金安排上加大了电网建设投资,加大了安全投入、技改投入、营销投入、农网资产维护投入,省公司的电网建设速度、设备健康水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优质服务水平都得到明显提升。
他们将继续全面深化细化全面预算管理,创新预算管理理念,加快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标准成本管理,细化预算管理的内容,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