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政专员办积极推进高校预算公开试点工作
深入推进预算公开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上海专员办联合同济大学积极探索高校预算的公开工作,选择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及部分科研项目进行内部预算公开,有效推进高校预算的公开和透明。
一、确立原则,合理选点。高校预算的公开,将有助于政府和高校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如何科学选点是试点工作的首要任务,为使高校预算公开试点工作具有合理性和代表性,在选取试点项目时,主要遵循三项原则。一是有工作基础。同济大学领导层有预算公开推行试点的想法,学校又具有健全的管理体系,因此本次试点选取了同济大学作为预算公开试点单位。二是内容分级分类。由于预算公开涉及项目申报书中的一些学术思想、知识产权和涉密内容,所以此次选择预算公开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分级分类的实施,并首先以内部公开为主进行试点。三是有推进作用。根据同济大学目前科研项目的种类较多,各类项目的总量又较大,选择同济大学的2014年新申报的国家973计划项目作为财务预算公开试点对象,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
二、制定方案,明确职责。确立好试点工作的原则之后,我办联合同济大学相关部门制定预算公开试点工作方案,实施方案中涉及试点的目标、公开的形式和时间安排等三个方面,涵盖预算公开对象、预算公开阶段、预算公开内容、预算公开范围和意见反馈等内容。通过方案的制定,进一步明确学校相关责任部门落实预算公开试点的职责,为实现该校预决算公开的逐步推行,建立预算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奠定基础。
三、过程跟踪,完善方法。本次试点包括对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和973计划项目的预算公开两个部分,我办将全方位跟踪预算申报、预算执行、决算、预决算公开等过程,围绕预算公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试点工作在公布范围、内容、程序和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完善地方进行改进。
四、通力联动,有序推进。为保证同济大学预算公开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我办将通过联席会议等方式,与学校各职能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同时通过构建预算公开平台,有序推进该校院系及中央财政项目的预算公开,努力实现对试点单位的预算编报、执行、效益等事项监管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