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要更新全面预算管理理念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李现宗等撰文指出: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遇到的种种矛盾和危机,使西方的经济学家和国家领导人普遍认为,解决的出路只有转型,并把2012年确定为世界经济转型年。想消除我国高校预算管理的种种弊端和矛盾,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
观念在人们能动地从事管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决定着管理决策的正确性、管理实践的有效性和管理技能的创新性。高校的预算管理应该在观念上进行两种更新:
一是由“依附性”转向“自主发展性”。高校要自主办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竞争力,就必须通过制定适合与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预算管理办法,做好制度安排,自觉遵循预算管理规律,设计好与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预算管理程序,为有限的教育经费资源提供可充分发挥效用的管理平台,而不是为了迎合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的需要,丧失预算管理的真正功能。按照自主发展型预算管理的要求,应当结合高校实际,将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区别对待,对于上报的预算,应当在年初作为预算收入中一种筹措教育经费的必要手段,日常的预算管理重心应当放在教育经费支出预算的合理规划方面。
二是由“期间性”转向“可持续发展性”。依附型预算管理在观念上关注的是各预算期间的预算资金安排,因此也就形成了“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管理原则,各阶层管理者只将眼光放在当期,忽略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没有战略理念。而自主发展型预算管理则应当像企业一样,必须考虑高校未来的长远发展目标取向,由此形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发展战略的举措和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把年度预算作为实现高校发展战略目标的“沙盘作业”和详细的战术安排,真正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预算管理理念,构筑学校长期发展的管理平台。如吴海鹏等(2011)指出的在预算编制、执行、控制的过程中都要体现为战略服务的宗旨,将高校战略目标、长期计划、实际执行和员工个人目标联系起来,实现预算的全过程、互动性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