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关于水利开发对经济的影响性的若干思考


摘要:水利开发主要指的是对自然界的水进行控制、调节、开发、管理和保护,以防治水旱灾害,并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各项事业和活动。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首先详细分析了水利开发在经济上的重要性,其次提出了合理的水利开发实施方案。

关键词:水利开发 经济 影响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这是中央在准确分析水利发展现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提出来的重大战略部署。水利开发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核心部分,其在经济上发挥何种优势,具备各种完善有效的实施方案,这是本文主要研究的方向。

1.水利开发在经济上的重要性

1.1人口增长的需求

和其他一些国家人口数量相比较,我国的人口数量较多,众所周知,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对其的需求量日益渐长。有不少行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对水的需求量也非常大,特别是在现代城市进程进一步加快下对水资源更是需求不断。笔者从相关数据调查中看到,我国2010年的城市人口每天的用水情况平均为两百三十升,人口数量达到了十二点九五亿,在一番科学的预测下得出,中国到了2020年城市人口每天的用水情况平均为两百四十升,人口数量将达到十四点七亿,对水的整体需求将由五百一十六亿立方米提高到六百九十九亿立方米。照这样分析,我国到了2050年城镇用水量会超过一千亿立方米。可见,水资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如果失去了水,或者水质不乐观,都会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不仅威胁到人们正常工作的开展,而且还不利于国家经济建设。不过,足够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国家目前的居民生活用水中面临的水量与水质这两项严重挑战。从中共中央提出的南水北调举措中可以看到,尽管我国地大物博,但水资源的分布十分的不均衡,有的区域具有充足的水资源,而有的区域则水资源紧缺,比如,昆明等城市,极度缺乏水资源,对居民的生活与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这里不得不提的一个问题是,我国目前的水质情况令人堪忧。自然水必须通过相应的处理后方可作为自来水供居民使用,由于水质的下降将导致以上步骤实施起来更加的复杂,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其中所蕴藏的各类经济问题均需科学完善的水利开发予以有效处理。

1.2城市发展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上涨,涌现出了大量的新兴城市。从相关部门的预测结果中看到,我国进入2020年后城市化率会提高五十四点六个百分点。工业对城市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欧洲就是加大工业革命后期经济才突飞猛进的,处于世界经济最前沿。而促进工业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水资源。2010年我国的工业整体用水量达到了一千二百六十九亿立方米,保守估计在2020年时工业整体用水量将增加到一千五百四十七亿立方米,到2030年将提高到一千七百九十五亿立方米。所以工业用水对城市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力,特别是部分水资源用水量大的基础行业。在配置各个区域的水资源时,政府部门的职责任务是确保这些核心行业生产中拥有充足的水资源,促进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这是因为城市可以对实际存在的各项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实现这些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从而获取更高的经济价值。尽管相较于生活用水,工业用水不会对水质有太高的要求,但其使用后就不能进行回收再利用,使得其对水量有明显的依赖性。当前不断发展的城市中,必须强化水利开发,方可与工业用水量的需求相一致。

1.3预防灾害的需求

一直以来,兴建水利、防止水害是保障国家太平、安定的重大举措,在近几年出现的洪涝干旱灾害事件中让我们深深的认识到水利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2010年春季,我国靠近西南区域的五个省均存在着极为严重的大旱,有五千多万居民遭受了灾害的侵袭。当年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到了伍佰万公顷,而其中有近四十万公顷的良田没有任何的收获,两千万居民出现了饮水困难,这一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无法衡量。同年,我国南方区域却受到了严重的暴雨侵袭,强降雨的来临使得湖南、福建等南方九个省发生了极为强烈的洪涝灾害,有近一千万居民受到了洪涝灾害的侵袭,累计死亡人数达到了一百三十二人,转移人口为八十六点二万人,房屋倒塌数量达到了六点八万间,估算经济损失在一百四十五亿元。并且2010年我国一些区域突发了山洪泥石流灾害,不仅威胁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还阻碍了经济发展进程。这些真实的事件直接告诉我们,加大水利建设的重要性。于是,中共中央国务院2011年1月29日颁布了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中共中央在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第一次针对水利改革发展工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部署,同时还明确提出我国今后十年中的水利投资额会增长到四亿元。由此,国家将重心投向了水利建设特别是水利开发工作中。不管是水资源紧缺还是洪涝旱灾,科学合理的水利系统都能够有效防御与抵抗自然灾害的发生,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挽回大量的经济损失。我们除了掌握好水利建设、水利开发中付出的经济代价外,还应充分了解水利建设、水利开发中存在的巨大经济价值。

2.合理的水利开发实施方案

2.1增强投资

水利科学属于人类社会改造自然的一门科学,涉及到气象、地质学、生态学、经济学等这些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从其涉及的领域中可以清楚获悉,要想确保水利开发正常有序的开展,就少不了充足的经济支持。若资金投入力度不够,那么将导致水利开发无法根据具体的规划进行,极大的削弱了其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因此增强资金投入刻不容缓。国家可先注入一部分的资金,然后政府部门结合当地的实际需求及具备的实力做适当的投入,也可准许少量的个人资金投入,不过所有的资金必须要用到水利开发与水利建设中。

2.2强化监管

水利开发和当地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实际涉及到的资金额数庞大,若大量的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那么腐败行为将在所难免,对水利开发建设造成极大阻碍。因此在水利开发项目通过审批认可后,相关人员必须及时的安排组织专门的资金使用监管小组,合理控制资金的使用。同时,要由上到下逐步加大监管力度,保证和项目执行一同进行,以防止项目竣工并实际使用后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或者项目尚未竣工就发生了财务漏洞情况。从事监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感与使命感。因为水利建设面广,只要有错误情况,不仅会带来资金问题,而且还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2.3强化水生态保护

水利科学属于人类社会改造自然的一门科学,它的进行本身会改变自然运行规律,因此水利开发过程中,应不断强化水生态保护,设计工作者开发设计过程中应将保护当地的水生态作为重点考虑对象,并且还要不断加强水生态保护工作力度。比如,在部分已遭到破坏的有关区域中开展自然生态修复等。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从经济角度上看,水利开发与国家人口、城市、农村紧密相关。其不仅是预防灾害的前提保障,还是促进水利系统稳定发展的核心。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水利开发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加快推动水利建设与水利开发方面的各项工作进程。强化投资力度、强化监管力度、强化水生态保护措施。相关人员应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提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明华.严格管理水资源 推进水利新跨越[N].湖南日报,2011年.

[2]毕春伟.水域保护规划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谢海文.饮用水源公共安全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作者: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