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医院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大医院之间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为了实现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对医院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地位越来越重要。笔者通过当前医院内部审计的现状,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提出医院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为进一步规范医院内部审计,切实提高内部审计质量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医院内部审计 现状 流程 发展趋势

医院内部审计,是指主要针对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以经济运行活动为主线的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是卫生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卫生系统内部审计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治理程序,改善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运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提高医院的效率,从而促进医院卫生机构更好地为广大人民服务,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医院内部审计的现状

1、医院内审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医院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置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年收入3000万以上或拥有300张病房以上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条件不具备的,其内部审计机构可以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也可以授权本单位其他机构履行审计职责,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审计人员。目前大多数医院都无法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一般隶属于财务部门,即使隶属于纪检部门但也由相对独立的财会人员兼任。在施总会计师制度的医疗单位,审计部门的负责人,在医院总会计师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这样,内部审计机构就无法保持其独立性,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客观的开展工作。要达到有效履行内部审计部门职责所必需的独立程度,内部审计负责人需要直接地、无限制地接触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部门一般不对平行的财务部门进行审计,只做一些辅助性、零散性工作,没有计划性、规范性,这种模式下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独立性和客观性要求内部审计部门或人员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的服务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治理的决策与执行。

2、 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范围小,审计过程“蜻蜓点水”

由于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与已形成完整体系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比较,医院内部审计制度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体系,导致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范围有所局限,没有覆盖医院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现实情况,医院审计部门一般只对经济合同、固定资产的审计等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和监督上,对审计项目的合理性、有效性等没有也无法进行深入分析,有效监督。大部分医院内部审计人员没有被医院真正接纳,有的甚至被当做异己力量得不到信任,在医院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全面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大多数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对财务收支预决算、专项资金、建筑工程项目等都没有涉及。即便是经济合同审计,往往也是流于形式,“蜻蜓点水”。实际工作中是其他部门就经济合同内容、价格已经谈妥,准备签署合同之前送到医院审计部门审签,就合同的内容是否完整进行审计。经济合同的内容常常是格式化的,审计流于形式,没有实质内容。忽略了价格数量是否合理,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内容。

3、医院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普遍不高

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严格遵守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制定的其他规定;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做到独立、客观、正直和勤勉;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合理使用职业判断;应当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应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能恰当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妥善处理好与组织内外相关机构和人士的关系;应不断接受后续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可见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素质要求相当高。目前,由于医院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短,还没有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审计人员,建立起医院审计人才储备库。医院的内部审计人员不管是专职的还是兼职的,都是以前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虽然有丰富的财务知识和管理经验,但相关审计工作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缺乏内部审计人员所应具备的综合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就显得力不从心,想把审计工作干好,却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二 、医院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1 、建制度,保障医院内部审计有章可循

医院的经营活动有自身的特点,不同于其他的行业。医院的内部审计现阶段处于探索,不断完善的时期。我们可以借鉴其他行业先进的、成熟的、完善的审计工作经验,结合医院自己的特点,需求建立起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管理制度。医院应当建立院事委员会领导下审计委员会制度,设立医院审计科(部)。医院审计工作在业务上向院事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行政上向医院法定代表人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报告经院事委员会审核后,报医院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这种医院内部审计组织设计较好地体现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完善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是做好医院内部审计审计的基本前提。医院审计科(部)成立后,结合医院的实际和特点,研究制定内部审计工作有关规章制度。如 ,《医院内部审计制度》;《医院审计科规章制度》;《医院审计科科长岗位责任制》;《医院审计科学习培训制度》;《医院审计科文件管理制度》等。上述制度明确了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和权限,规范了医院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就好比大海里的“航灯”,保障了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 、以医院业务流程为切入点,促进内部审计规范有序

以医院 经济活动为主线,医院业务往来为切入点,制定一个科学、规范的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是医院做好内审的重要保障。在实践中,医院审计科要制定财务收支、医院预决算、基建维修、设备物资、药品、经济合同等审计流程及重点审计内容。根据医院各部门的具体情况,拟定审计项目计划,报经院事委员会批准后实施;医院审计科实施审计前,编制审计工作方案,组成审计组,并提前3日以书面形式通知被审计单位;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应取得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由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编制审计报告,并征求被审计对象的意见;内部审计机构对审计组提交的审计报告审核后,报医院主管部门审批后下达被审计单位;医院审计科应督促被审计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落实审计意见,并书面报告执行结果;医院审计科对必要的项目实施后续审计。确定医院重点审计内容。如,物资设备购置程序以及管理情况审计。主要内容是:审核所购置的设备是否经过医院办公会批准;是否纳入政府采购;招投标是否符合规定程序;手续是否完备;采购付款手续是否符合规定等。审计科作为医院物资设备招标管理委员会成员,对整个招标过程进行监督,对已购置的物资设备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每年一次的专项审计,对设备报废手续进行严格审核,严防国有资产流失。所以说规范、有序的内审工作流程,就如同“航道”,提供一条正确的路线,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保驾护航。

3 、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内部审计队伍

医院内部审计有章可循的制度建立了,规范有序的流程确定了,能否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关键在于实际工作中的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医院内审人员就好比“舵手”,成败取决于“舵手”的能力。因此,医院审计机构负责人必须具备高级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五年以上的审计工作经历。医院审计机构负责人任免应征求上级主管内部审计机构的意见,并按干部管理权限任免。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有审计、会计、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支持和能力。内审人员要实行岗位资格准入制度,改变目前低门槛的状况。在注重业务素质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医院内审人员的道德素养。因为内部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当做到独立、客观、正直和勤勉;在履行职责时,应当保持廉洁;应诚实地为组织服务,不做任何违反诚信原则的事情。建立一支战斗力强的内审队伍,是做好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石。

“审计既是政治管理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政治管理的必要手段,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发生的政府治理制度变迁的催化剂”。医院内部审计是一项重要的政治考虑;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组织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廉政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断加强、深化,医院内部审计将突显出它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建立健全医院内部审计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医院内审队伍,为医院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奇志,田冬云,张冷.医院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辽宁省卫生经济学会,2011;8

[2]王梅梅.医院开展内部审计的主要思路.中国内部审计,2012;155

[3]卫生系统内部审计操作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者:孙天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