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劳动工资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劳动工资统计主要体现企业在人力方面的投入,劳动力的流向,从业人员的规模、年龄构造、文化程度、技术等级和劳动报酬以及工资水平等状况。劳动工资统计作为国民经济统计的主要构成部分,正确、及时、完善、系统的归纳、研究、提供体现和工资等劳动经济现象的数量和构成以及分配使用的统计资料成为了最根本的任务。从宏观方向来讲,劳动工资统计数据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指标,是规定社会相应政策的主要根据。以微观方向而言,属于企业经济情况以及发展情况的重要手段。
1 劳动工资统计中具有哪些问题
1.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相关领导部门对于劳动工资统计信息的需求量逐渐提升,面对劳动工资工作的重视度要进行提高,可是依旧有一些部门领导,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意识方面具有一定的偏差,认为统计工作只是做到七分满,三分估量,有的报表计算只要填写了大概的数值。
1.2基础资料建设需要完善
企业基础资料包含了人事档案,劳动工资台帐,人员数据库、各类报表、各类文件、各类日常生活里出现的重要情况的记录。这样的基础资料对于劳动工资统计来讲十分重要,可以在较大层面上提升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的效率。当前,还没有对基础资料进行系统化分类,并且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变动非常频繁,许多原始资料都过于零碎,还有的出现了破损,遗失的现象。
1.3劳动工资统计人员专业素质过低
(1)没有安排专人进行负责
很多企业都没有安排专业的统计人员对劳动工资统计工作进行负责,通常是通过财务会计人员或者人事人员代理,他们本身就有很多工作要做,根本无法将大量的精力放在统计工作方面。
(2)没有接受过统计专业知识培训
劳动工资统计人员基本没有接受过统计工作的专业培训,没有较为专业的统计知识,这部分人当中虽然有些接受过经济类、财务类的专业培训,可是同统计知识对比而言,依旧存在一定的区别。
(3)在理解统计口径、统计指标方面含糊不清
劳动工资统计包括了财务、人事工作里的大部分信息,平时在填报报表当中,通过报表所考察的目的不同,即便指标相同,指标解释却并不相同,并且由于部门不同,统计报表的口径也大有不同。有些统计人员在没有明确指标含义、统计口径的状况下就开始填报,使得统计数据无法真实的体现出来。
(4)劳动工资统计变成了附属工作
对于企业来讲,劳动工资统计主要指的是年终的各种报表,这就使得统计人员要在年底的时候突击性完成,将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作为附属的工作。
(5)忽略了统计分析的作用
统计分析是通过统计调查、统计整理所掌控的大批数据和相应信息,使用统计的方式,对客观现象进行分析调查,通过现象的数量体现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而且也是预测其发展趋势的一个认识活动。劳动工资统计里要填报各种报表,各种人员资料、工资状况,可是统计人员把报表上报纸后就进行归档,基本就不会再拿来使用,没有通过数据对单位的经济运行发展状况采取合理的分析以及预测,统计工作也就毫无意义。
2 企业劳动工资统计中问题的对策
2.1加大宣传,领导加强重视,依法进行统计工作
加大统计法制的建设,力争令统计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体现出依法治理、依法统计,提高普法的力度,积极宣传新的统计法,让各级领导以及调查对象提高统计法制的概念。
劳动统计数据是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等主要的参考对象,劳资统计数据的正确性关系到员工的自身利益。所以,各级领导尤其是基层领导一定要提升对劳资统计工作的认识。只有企业领导给予高度重视,劳资统计工作才会获得显著提高,才可以确保劳资统计团队的稳定性和确保统计人员可以单独进行统计工作。
2.2提高培训,提升素质
劳资统计工作人员一定要持证工作,提高自身的网络知识以及计算机知识,强化自身熟练使用现代化统计手段的能力。需要统计人员对当前统计方法、统计内容的专业知识和人事劳动管理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的同时,还要本着职业道德、忠于职守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提高业务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水准。
2.3转变统计方式,创建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
创建以普查为基础,通过抽样调查为主的劳动工资统计方法。将创建完善的基本单位名录库为基础,将经济普查为前提,体现出职工就业、工资收入、劳动等不同方向的随机调查制度,透过调查来获得职工就业、工资收入能力、流动等方面的统计数据信息。
劳资统计需要面对整个社会并服务于整个社会,一定要通过科学的方式,创建一套同当前相符的崭新的统计指标体系。并且,劳资统计指标的解释要尽量做到容易理解、容易看出、容易填写,将错误数据降低到最少,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4规范统计基础工作,不断创建完善统计质量的保证体系
统计工作一定要真实,真实的数据来自稳固的统计基础工作。企业必须创建统一规范化的劳动工资统计账目,完善同劳动工资统计资料有关联的各类初始记录等统计基础工作。统计数据的产生关系到很多部门以及环节,面对所有环节包含信息源点,都要归到质量保障体系当中,并且要完全使用运算检验、逻辑检验、关系检验等相应检验方法,构成合理的统计质量保障体系。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领导提高了重视,给劳资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保障,提高基础资料建设,给提升劳动工资统计的效率提供坚实的基础,全面提升劳动工资统计人员水准,才可以真正令劳动工资统计工作符合当前的发展,在经验中体现出创新与提高。
【参考文献】
[1]陆铭.中国工资上涨为何不够快[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0.(02).
[2]韩翠英,戚萍.加强企业统计基础建设 保证统计源头数据真实[J].统计与咨询.2010.(01).
[3]马建堂.奋力提高统计能力、数据质量和公信力[J].中国统计.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