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RL财务报告分类标准建设中的问题
一、如何统筹协调、组织力量开展XBRL分类标准建设
目前,我国两家证交所的XBRL分类标准主要突出的是满足信息监管者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监管导向特点;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从审计主体的角度来研究分类标准,其标准具有审计导向的特点。从我国的分类标准研究与使用的现状以及长远利益出发,国家在会计信息方面存在不同的信息分类标准,既不利于会计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会影响XBRL技术的应用效力,应着手从会计准则制定者角度规范和构建XBRL分类标准,实现分类标准的统一性、规范性和适用性。此外,XBRL分类标准的制定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知识,如何协调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证券监管部门、审计部门、税务部门、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等多方代表协同参与,组织会计和IT技术专家共同研究,从而为XBRL分类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也是分类标准制定中的一大难点。
二、如何处理国际化与中国特色问题
国际化与中国特色的权衡问题既是战略思路问题,也是一个技术问题,不但要充分考虑到国内监管者、用户和中介机构等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以及该标准实施后将对后续行业和企业扩展应用带来的重大影响,还要满足国际交流、国际接轨等诸多需求。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实现了实质性趋同,但在形式上仍然存在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差异,如披露格式、会计科目、元素命名、账簿体系等。如何在坚持国际趋同的前提下反映中国特色,而又在哪些方面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和引用现有成果,需要分类标准制定者认真衡量和把握。
三、如何鼓励各界人士加入XBRL分类标准的推广应用进程
我国XBRL组织刚刚成立,XBRL技术的应用也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企业的业务和技术人员对XBRL技术了解不多,在企业范围内广泛地普及XBRL技术,还需假以时日。此外,由于推行XBRL技术的最大受益者是公司外部的信息收集者和使用者,而不是提供者本身,加上出于自身安全、XBRL的应用成本投入和其他利益的考虑,企业开发、应用XBRL技术的积极性不高;从软件行业看,我国软件厂商尽管已在积极探索,但由于缺乏XBRL微观应用环境的支撑,在分类标准的快速开发、实例文档的生成、存储和转换方面,尚未开发出相应的软件工具与平台。如何鼓励和推动越来越多的各界专业人士及企业、软件厂商加入到推动XBRL的发展进程中来,也是制定XBRL分类标准时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