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财务管理工作者的好帮手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财会管理实务
前不久,在参加一次会计职业教育的研讨活动中,浙江正信永浩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朱建林所长把自己刚付梓出炉的专著———《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财会管理实务》赠送与我,让我多少感到有些意外的惊喜。提起朱所长,我们之间还真有些缘分,我们曾经是会计行业的同行,我们还同名、半个老乡,我离开财税部门到杭州工作后又有多年在一个楼办公,去年我还到他的老家义乌工作过一段时间。有了这些机缘,我与朱所长也合作过许多项目。我们的合作涉及很多方面,这些合作曾让我和我所在的单位获益不少。比如,有通过实施低成本的企业整体改制构建便于向银行融资的公司财务结构;合理安排房地产公司在不同发展时期的资本金规模充分发挥税盾效应的作用;企业资源整合、项目清盘或公司分立中运用特殊重组方式节约税收成本等等各个方面的案例。当然,还包括朱所长在《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财会管理实务》一书中全面阐述的,创新型企业如何通过创新财务管理,加强会计核算,提供有用的科技投入、产出信息,帮助企业管理层和政府部门,贯彻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企业的核心作用,推动国家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全面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等,这一套理论体系在实践中的推广和运用。
通读《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财会管理实务》全书,朱所长从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和要素入笔,全面阐述了企业应如何建立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明晰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内涵与范围界定,企业财会部门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和工作职责,财税部门对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会计信息的要求,科技创新活动会计核算的原则以及技术研发费用应区分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账务体系的设置和会计核算模式的选择,企业如何创建和完善投入产出会计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和相关标准,投入与产出会计核算的主要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体系,如何做好科技创新活动的财务管理等等一系列问题,到最后应该如何适应和推动我国新时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有效构建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全书从理论到实践,紧扣国家对科技创新活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结合自己多年来在财会专业领域的深厚积淀,凭着对相关政策的精准把握和深刻理解,遵循了合规性、标准化、通用性原则,提出了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许多新思路和新方法,很值得我们会计学习和借鉴。
我认为《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财会管理实务》一书,在理论和实务上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亮点,可以供我们科技创新财务管理工作者和其他相关人士借鉴或直接取而用之。第一,提出了企业的经济活动涵盖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四个方面的理论,从而在财务会计管理中应该把科技创新活动单列账户归集相关的费用,在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披露上给予应有的重视。朱所长建议在资产负债表项目相应增设资产类和负债类二级科目,并按科技研发的项目设立明细核算;在损益表项目中增设“科技费用”单独归集费用化的科技研发费用的支出,以代替现行的由管理费用越俎代庖的弊端,使管理费用和科技费用所涵盖的相关信息能更好地满足各方的需求者。第二,首次完整系统地把日常财务会计核算工作与国家对科技创新活动要求提供单独的会计资料进行直接对接,把制度和规范所要求的信息指标直接嵌入了日常会计核算的账表中,并提炼出一整套会计核算的方法、标准和体系。这大大提升了科技创新活动中会计核算工作的针对性、相关性、可靠性、实用性和经济性。不仅便利了企业的日常会计核算,也可以摈弃和简减原来在账外东拼西凑,按各种不同口径编制分散使用的台账和备查簿,而且提高了会计核算的程序化、标准化水平,强化了相关会计指标、概念、信息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同时通过财务账表提供的科技研发相关信息,更符合档案化管理的要求,可多次重复使用,达到可追溯和复核的效果。最后,通过电算化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相关各方的工作效率。通过建立这样一套会计核算体系,及时掌握完整、准确和精细化的相关数据,不仅便于企业全面规划科技研发的投入与产出、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技术贸易的开展等等,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决策,而且对政府监管部门落实科技创新各项制度,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规划、检查、反馈活动,也提供了可以更加信赖的依据,确保政府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第三,提出了科技创新建设成果评价的一整套指标体系。从静态的到动态的,从当期的到累加的,从内部投入到外部投入,从创新能力建设投入到研发费用支出投入,以及反映近三年增长水平的各项指标等等。通过对指标体系的完善和运用,可以在企业间、地区间、不同部门和不同时期的相关指标之间进行纵横对比,动态分析科技创新活动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差距,起到有效评价、考核和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作用。第四,把科技创新费用进一步细分为科技创新的能力建设和日常科技研发费用,日常科技研发费用又区别为形成知识产权成果的资本化费用和一般的期间费用。这样的细分可以更加清晰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方面的投入,更好地分析科技创新活动中各类资金投入的结构和形成的效果,完善精细化目标管理。第五,全面分析并提出了企业如何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会计入账基础性工作和建立各项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的会计核算标准,倡导科技创新活动与财务工作融合管理。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扎实,核算的标准和会计政策保持一致性,才能确保科技创新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实现科技创新财务管理的目标,最终得到政府监管部门和其他信息使用者的认可。为确保做好科技创新财务管理工作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和岗位职责能全面落实到位,书中特别强调了财务部门、科技研发部门、生产经营部门、行政部门和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必须分工负责、协同配合、职责到位,其他部门必须协同财务部门获取科技研发活动的详细原始数据资料。作者单位院浙江灵康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