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加强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提高学校财经管理工作水平

曲景平



20多年来,我校坚持开展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为学校加强财经管理工作、提高办学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我校主要有三个做法:

一、坚持不懈地开展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工作

自1985年设立审计处后的第三年,我校就开始开展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工作。20多年来,除了审计署或教育部对我校进行校长经济责任审计、其他综合审计的少数年份,我校一直坚持开展这项工作。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已经成为我校的年度常规工作。审计金额从1988年的1800多万元,增长到现在的20多亿元。审计范围也从财务收支,扩大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报表、专项经费管理和校办产业投资收益等方面,覆盖了学校所有财经活动。

二、不断探索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的工作机制

我校积极探索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的工作机制。一是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学校历届领导班子都将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作为常态化工作。学校财务信息系统早在2002年就与审计处联网,审计处可以直接调阅全部财务信息,方便开展审计工作。通过人事编制优先保障、内部培养和校外引进结合等措施,组建了一支熟悉预算管理、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财务审计队伍。二是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相结合。学校审计处在预算编制阶段即开展事前审计,了解和监督预算编制和调整情况。在第四季度前对预算执行进行期中审计。上半年对上一年度预算执行和决算进行事后审计。达到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结合。三是常规审计和重点审计相结合。学校审计部门合理运用重要性原则,确定每一次预算执行审计的一般任务和审计重点。预算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变化,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执行结果是必审必报内容。此外,还会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政策、学校的具体情况,确定重点审计内容。

三、积极推动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的管理创新

我校在开展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过程中,以建设性姿态,积极推动审计工作在体制机制、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工作。一是参与预算决策过程。审计处处长是校财经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与学校预算安排、审议等主要过程,以促进提高预算编制的规范化。二是专项经费“先审后安排”,审计结果应用好。一些常规性的专项经费安排,校长会直接委托审计处对上一年度专项经费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跟踪调查经费的使用、预算安排的合理性和执行效果等内容。财务部门再根据审计结果安排后续预算经费或者调整政策。三是拓宽预算审计的领域。我校不仅重视学校年度财务预算的审计,也将基建、修缮业务的预算执行和决算纳入审计范围。在基建修缮项目管理中,将审计关口前移,在预算编制、招投标等环节重点把控,在工程的前期较好地控制了工程投资。四是搞好预算内控制度建设。我校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规定,编制了《华东理工大学内部控制手册》,重点梳理了学校预算管理的各个风险点、制定了防控措施,加强了预算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制度。

下一步,我校将继续在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执行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下功夫,虚心向兄弟高校学习,推动建立和完善预算执行月报、通报、约谈、预算执行与预算挂钩等预算执行工作长效机制;推动建立明确的绩效评价指标,使全校教职工树立勤俭办教育的意识,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通过加强培训、校际交流等方式,重点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内部审计队伍。不断提高包括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在内的审计工作质量,推进内部审计在学校治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