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伴随着近年来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不仅需要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而且也要保持适当的盈利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财力支持。因此,为了便于对基层的管理考核以及适当激励,设计并建立一个科学、客观且与公立医院业务特点相匹配的绩效评价体系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很多公立医院的绩效管理是依据一些医院看重的经营性指标来进行业绩的考核,比如挂号人数、住院床日等,这些指标过于注重数量指标,但对医疗质量的提升、医患关系的改善没有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各科室面临的病症种类、难度等皆不相同,以简单统一的指标衡量也并不科学。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总结起来无非是三点,首先是医院管理层对绩效评价的认识不足。很多医院的领导者把绩效评价与绩效考核简单的划等号,认为绩效评价的意义就是实现更多的效益,忽视了医院的公共职能,将其“企业化”。其次是对基层调研、沟通不足,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建立在管理者对基层实际情况的准确把握基础上的,是需要和一般医生进行充分沟通的。各个科室都应积极提供适合自己业务特点的评价建议,进而帮助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再次是建立科学绩效评价体系的技术难度较大,由于一些数量类指标可以标准化的推广、电子化的取得,因此很容易在实际工作中落实,而对于一系列的质量类评价标准,难以量化考核,且评价标准较为主观,不利于形成统一认识。

二、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举措

(一)大力发展患者评价体系

所谓外部评价体系,就是除医院内部的考核、测评、互评之外,重视患者评价,对每一位患者建立医疗档案跟踪制度,让其对医院、医生的各项服务评定打分,赋予较高的总体权重,能够加强医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提升医疗质量。同时,与病患展开回访、沟通,对改善医患关系也会有巨大帮助。因此,将传统的客观数量考核指标与主观的外部评价指标结合起来,能够极大的改善公立医院服务质量,起到科学的管理作用。

(二)对数量考核指标进行精细管理

医院的各个科室间情况差别可能很大,面临的医疗难度、病患素质、医疗效果可能千差万别,同样,即使一个科室内部,也可能会因岗位不同、工作内容不同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医院应对量化指标进行精细化的设计与管理。在此过程中,管理者应加强基层调研,与基层科室勤加沟通,不断完善考核指标的科学性,精细到科室,精细到岗位。

(三)注重对绩效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医院应高度重视绩效管理工作,现有情况下,尽管各个医院都有自己的绩效管理办法,但能够在实践中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的还在少数,最终的评价结果受到领导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医院应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牢记绩效管理、评价工作事关全局,不可马虎了事,应在人事科室设立专职的工作人员,定期出具绩效评估报告,督促各科室的日常工作。同时,由于绩效评价人员的工作重要,因此医院应委派具有丰富经验,对各类业务均有较深理解的资深员工来负责该岗位,甚至考虑外部引进。只有人才资源跟进,才能更好的使绩效评价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更好的促进公立医院发展。

(四)提高公立医院的信息化水平

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对绩效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有很大影响,科学化、高效化的信息收集与处理是对各个科室、各个岗位进行快速综合评价的技术基础。近年来,公立医院不断加大信息化投资水平,在提升硬件基础的同时,还应匹配相应的软件水平。公立医院可通过外包技术支持、招聘IT人才等多种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整体信息化水平。

(五)高效利用绩效评估的成绩指导奖惩

令行禁止、奖惩分明,是一切考核制度能够起到作用的关键。在建立并落实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之后,应按时兑现绩效薪酬或惩罚批评,激励勤勉者、惩罚懒惰者,形成有效的奖惩有依据的人力管控体系,并以此结果作为日后升迁的重要考核标准,在医院内部形成人人争先的优良竞争环境。

三、结语

公立医院作为特殊的经营性主体,经营中要合理兼顾公益性和盈利性,反应在考核上也要充分结合这一特点,设计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本文尝试从增加外部评估者、细化被评价者和体系、提高评价工具效率和加大评价结果的赏罚性等多个角度来提出一些新思路,供医院的管理者以参考。(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桓台分院)

参考文献:

[1] 论如何强化医院绩效管理[J].商情,2015(13)

[2] 关于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绩效分配方式的研究[J].财经界,2015(15)

[3] 当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难点研究[J].新经济,2015(14)

[4] 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