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全面预算管理在火电企业中应用探究

一、预算管理理论

1.1预算管理历程

据有关文献记载,预算最早开始于 18 世纪的英国,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预算管理的做法被广泛地用之于企业。从最初的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算起,预算管理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

(1)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管理阶段。生产技术财务计划阶段的核心是生产计划。技术计划是对生产计划的保证,而财务计划是生产计划的附属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虽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管理经验,但是,由于生产经营成果与人们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因此各级管理人员及其员工成本效益观念淡薄,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浪费现象,经济效益、经营效率低。

(2)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管理阶段。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管理推动了公司效益的提高,但还是一种比较粗放的预算管理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注重的主要是总体的利润指标,而资金的使用效率、资产质量等方面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改革的深化,电力企业在总结以往经验并学习发达国家同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

(3)全面预算管理阶段。为了加强电力企业的发展战略实施,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电力行业全面预算管理逐步实施,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使企业的预算管理实现了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1.2电厂经营业务特征

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现行的预算管理是以单项、大金额的开支为主要管理对象,实施零基预算能够很好地实现节约费用,合理配置资金的目的;预算流程上侧重预算控制。制造企业预算管理则是以多项、随市场变化的采购为主要预算管理对象,采用概率预算、滚动预算即可满足要求。预算管理上侧重预测。显然,在预算管理上发电企业不同于政府部门和商业部门。

1.3电厂全面预算管理特点

(1)以成本控制为核心。不同行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不同,根据“利润-收入-成本”这一简单原理不难看出,发电企业要增加利润就必须控制成本和费用。因此,一般情况下,发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的。

(2)非财务指标预算同样重要。非财务指标是指不能用货币形式衡量的指标。在发电企业中,主要是指发电的经济技术指标,如发电量、供电量、厂用电率、供电标准煤耗、综合厂用电率等,有些指标要进行责任中心的分配,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也非常重要。

二、全面预算管理框架

2.1基于战略管理的全面预算体系。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与日常经营的链接,是对未来的一种管理,它通过规划未来的发展来指导现在的实践,因而具有战略性,科学的预算方案蕴涵着企业管理的战略目标和经营思想,是公司的整体“作战”方案。目前蒲电公司采取基于战略管理预算体系。

2.2预算体系应避免的误区或倾向。(1)避免过繁过细, 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2)避免目标不相容或目标置换, 处理好灵活性和权威性的关系。(3)避免因循守旧, 处理好预算目标高与低的关系。

2.3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1)效益优先原则,实行总量平衡,进行全面预算管理。(2)积极稳健原则,确保以收定支,加强财务风险控制。(3)权责对等原则,围绕经营战略实施,确保切实可行。

三、全面预算管理措施

3.1全面预算的编制

(1)编制体系。在发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中,总的预算编制吸收了零基预算的成本递减思想和目标管理的思想,在预算管理的预测阶段充分体现概率预算和弹性预算的反映未来不确定性的优点,在预算管理的协调阶段以零基预算为主,编制阶段按照滚动预算和弹性预算进行编制,控制阶段和考核阶段则体现零基预算的成本递减功能。

3.2全面预算的控制

(1)预测。预测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测的方式一般简单分为预算执行前的预测和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预,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预测通常采用一种或几种预测模型,例如时间序列模型、相关分析模型等,根据前期执行的情况以及趋势进行预测。 按预测对象的不同预测周期也不相同,如:季度财务预测、月度生产预测、每周的生产预测等。

(2)执行控制。预算执行控制包括权限划分、资金监控、预算仲裁三项功能。权限划分是指设置预算执行审批权限表,通过它来规范企业开支金额审批权限;资金监控包括业务资金付款监控、费用支出付款监控及收款监控;而预算仲裁是指当各预算责任中心之间发生利益冲突而导致经营业务无法正常运行时,首先应由各预算部门经理进行协调,协调无效时,报预算委员会主任仲裁,或由预算委员会主任提议交预算委员会仲裁。

(3)调整控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要保证预算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对预算指标进行适当调整是必要的。

(4)反馈控制。为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级预算单位应定期召开预算例会,对照预算指标及时总结预算执行情况、计算差异、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3全面预算的分析考核

预算的查询主要是按照用户输入的查询条件,查询出预算的具体内容。而预算的统计主要是对预算分阶段完成情况采用对比分析、标准分析、结构分析等方法,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其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辅助管理者做出合理的决策。

四、全面预算管理未来展望

公司自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以来,在完成董事会核定的各项经济与技术指标中指标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新的电力市场形势下,实施以成本为起点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其思路便是摒弃以前相对粗放的预算值的沿袭,以行业内最好的可控成本指标来进行预算管理,这种模式的实施,将有助于企业在新一轮的竞价占上网,享有成本领先优势,增加讨价还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