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来对我县新农合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
汪金桥
在工作中我发现,各类社会保障政策在政策设计、管理级次(由哪一级政府进行统筹管理)、管理过程中的监管力度、资金的使用效益等方面都有所差异;大部分社保政策由于从上到下有统一的执行政策规定和标准、较为规范和系统监督监管措施,在实际的执行中间,遇到的问题和麻烦就少、群众的不满情绪和上访事件的发生就少,比如城乡养老保险政策、企业养老保险政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政策等等;而一些政策,由于从最顶层的设计上,往往只出台一个大的框架,由各省、各县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出台具体政策,就会造成不同省市之间、一个省的不同县市之间政策上差异,引发群众的不满,比如新农合政策。
我到了社保股工作之间,对这一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一直在深入的进行思考,试图解开对这一现象背后的具体原因、找到解决途径。通过领军人才培训班的学习,也是我下定决心要将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下面是我从领军人才班学习到知识结合(如《经管研究方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我区新农合工作开展情况的研究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
首先是利用工作上便利,从县农合中心调取了2013年2014年玛纳斯县、昌吉州和自治区新农合运行情况的通报;其次利用网络搜集到了全国卫计委公布的《2013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但2014年相关数据至今未公布,所以无法找到;第三,受到上述数据的启发,进一步在网络上进行搜索,又找到了甘肃、湖北、辽宁三省相关部门公布的“2014年度新农合运行情况通报”;第四,利用网络,搜集近几年来国内主要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撰写的有关新农合工作的论文和调研报告,通过搜集过程我发现许多文章都是收费的,但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上有大量的免费资源可以利用,我在这个网站上一共找到四十余篇有关新农合的论文和调研报告,我把它们一一粘贴下来,制作了一本论文集。
二、进行认真的阅读和分析。
通过认真阅读搜集来的资料,以及与全国、甘肃等三省的新农合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也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我区、我县新农合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猜测;从而进一步确定了我的调研报告所要反映的问题和解决思路的着力点。那就是在现阶段下新农合政策设置过于优惠(报销比过高、住院率过高)、监管松弛等等,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这里,我举一个关键例子加以说明:住院率(即年住院人次与参合人数或全国人口总数之比),通过我区与其他三省新农合和全国新农合开展情况,以及与全国人口为基数进行对比发现,2014年度我区新农合的住院率为21.09%,湖北、甘肃、辽宁三省新农合住院率分别为10.82%、13.84%和9.65%,我区住院率高于湖北省的53%,甘肃省的95%,辽宁省的119%;2013年度全国新农合的住院率为11.60%,以全国人口(2013年末为13.61亿)为基数的住院率为14.11%。而与其他三省的进一步对比后,我发现我区新农合的人均筹资水平在四省区中是最高的,而人均住院后获得实际补偿金额却是四省区最低的;造成这一矛盾原因从表面上看我认为有两点:一是在实际住院治疗过程中由于我区的医院对病人用药、检查等项费用控制的较严,使得同一病种在不在同地区治疗,我区的平均住院费用较低,相对抬高了实际住院补偿比;二是由于我区的住院率相对较高,结果是将一部分本该门诊治疗的病人拉入了住院治疗,由于他们的住院费用相对较低,结果冲淡了均次住院补偿费用。由于无法获得进一步的数据进行分析,但我认为第二点是主要原因。即过高的住院率,将一部分花费较少本该由门诊报销的病人拉入了住院报销的行列,实际上是冲淡了均次住院补偿费用。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我的数据及相关资料的搜集和对数据的分析,以及自己在分析过程中获得的认识,其实是相互促进的,即通过数据的搜集进行分析获得一些认识,然后由这些认识再进一步去搜集相关数据,或对原有获得数据、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获得新的认识。
三、实地调研+单独访谈
在对新农合工作开展中遇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我还充分利用上级部门来我县对新农合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调研的机会,参与其中对新农合进行自我的调研。调研的过程一是听取本县相关领导作的回报,二是听取上级领导对我县新农合工作的评价和对其他县市新农合开展情况的介绍,三是听取基层单位对所在单位在我县新农合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诉说;这种调研方式有好的一面,就是我们参与其中静静的旁观和认真听,成本低,能在某一层面上获得比较客观的信息;但也有不好的一面,看到的都是好的一面,听到的都是成绩,做的不好的都是别人的原因。而且因为人多,有领导在,大家对于存在问题都不愿意谈或者避重就轻。
因此,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利用一切机会,比如到农合中心、县医院、中医院找他们的院长、分管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利用在外面的偶然相遇和他们到我办公室办事的机会,对新农合工作开展情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我发现这种单独面谈的方式很好,能够听到他们真实的看法,对新农合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有了具体而全新的认识。例如有位领导讲,我们目前这么高的住院率,应该是在发生瘟疫和特大的自然灾害情况下才会有的;还有位领导告诉我,现在是十个人在上面制定政策,十万个人在下面研究对策。还有位领导给我举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有位新农合的参合农牧民过来做检查,要拍一个片子,他要医院给他拍一个像门一样大的片子,他愿意掏钱,反正最后由新农合报销,办事人员哭笑不得。大家的普遍看法是,新农合住院报销政策过于优惠,因为报销比例大,参合农牧民大病小病都要住院。
四、认真总结和反思
有了上面的数据搜集、分析、调研和访谈,从2015年六月开始,我开始了撰写调研报告的过程,因为进入7月份后天气异常酷热,我的主要撰写工作是在八月份完成的。最后于8月中旬完成了一篇8800余字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重要是通过对上述资料和问题先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思路和应对措施,主要有五点建议:
(一)应尽快为新农合制度立法,提高统筹层次,使其纳入社保体系。
(二)应进一步规范住院报销的流程,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住院率,使有限的新农合基金用在刀刃上。
(三)逐步在广大农牧区建立以新农合为主,医疗救助、医疗商业保险为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四)研究农牧民合理的个人缴费比例,逐步扩大新农合基金的整体规模。
(五)将总额预付制度与单病种定额付费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同时根据新农合工作事关上下级、多部门的配合,在现阶段本着先易后难和我们目前权力和职责所能够做到的原则,对在我县目前阶段搞好新农合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研究新农合合理的住院率。通过几年时间逐步降低住院率,使其维持在合理状态。
二是加强对医疗机构新农合住院情况的突击检查。建议在晚上10:00以后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处罚。
三是核查重复参合参保问题。建议调取社保部门的城居医疗参保人员名单,聘请有计算机特长的人员快速将两份名单的身份证号进行对比。
四是研究多种制度协调执行机制。总预付制度继续强化执行,但要研究与“单病种定额付费制度”等相关制度的相协调,注意听取医疗机构的想法,否则即使制定好了可能都难以贯彻。
五是组织人员去先进地区调研。例如本文提到的甘肃、湖北等省。
调研报告完成后,我自认为在我县新农合工作开展的某一层面,发现的一些问题,取得一些认识,自我感觉还是令人满意的。
五、不足制度和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
(一)本次调研中一直想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研,但由于工作的原因和问卷设计上把握不准一直未实现。主要问题一是问卷该如何设计才能够更加科学和有效;二是问卷如何发放和回收才能够更加客观,如何避免发下去的问卷被数个人集中填好交上来;三是需要有人员进行配合;这些困惑和难题一直未解决。
(二)获取资料的途径过于单一。比如从网上查找,我仅找到了湖北、甘肃、辽宁三省有公布2014年新农合运行公报情况的通报,其他省市都未找到,全国新农合工作没有单独的网站,公开的数据也很有限,而且往往都是正面的多,负面的少。
(三)进一步加深研究的思路。自我感觉,在对新农合的研究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触及到了一定深度,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作为一名领军人才的学员,既要知识面广,又要对一定问题能够研究透、能够深入。我要在今后一年时间内进行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体思路如下:
一是计划和石河子大学或新疆财经学院进行沟通,找一两位需要撰写毕业论文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共同展开调研,我给他们提供一定的资料,他们去做他们的调研,然后数据资源共享,各自完成各自的调研报告。这样,我也学习借鉴一些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学习一些经管研究方法的技巧。
二是再深入搜集一些新农合的资料。利用即将赴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学习的机会,通过他们的网络平台下载一些资料,或者购买一些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