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院项目后评价工作探析
姚鉴洳
医院项目的周期大致可分为项目规划决策、项目实施、项目移交营运、项目后评价这五个阶段。项目规划决策为准备阶段,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设计完成、项目开工、项目贷款获批等阶段。项目实施包括从项目开工到项目竣工的阶段,即项目贷款开始执行到贷款项目关闭这一阶段;随后便是项目验收交付使用阶段。以上四个阶段都是每个项目的必经阶段,然而第五个阶段,即项目后评价阶段却往往被很多项目所忽略。一个项目从规划决策到建成,并不能代表一个项目已经顺利完工。一个项目的项目后评价才能对其的成功与否给予正确的判断及客观的评价。项目后评价不仅能给在建项目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及改进意见,还能对已经竣工的项目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作为以后项目的经验基础。
一、项目后评价审计的定义
相对于一般的专项审计,项目后评价审计工作涉及的面更广,分析的问题更透彻、更全面、更客观,更加注重一个项目系统各个环节的关联及影响。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改规划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系统的客观的分析。通过对投资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投资预朗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或规划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为被评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姜伟新、张三立,2001)”项目后评价的方法一般是通过对项目执行全过程每个阶段的实施和管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其分析和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对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遵守方面;在工程执行程序方面的控制;对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的把关方面;其个项经济管理指标;其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其工程可研、评估、设计等工程咨询质量方面;其对微观及宏观环境的影响方面。
二、项目后评价审计的意义
(一)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
项目后评价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能够成为其他项目的决策依据,也可被运用到在建项目中,对在建项目进行改进。决策者们在做项目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会参考国内外类似项目在开展时遇到的问题及其可取之处,而项目后评价报告包含了决策者们需要的宝贵决策信息。国资委《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国资发规划[2005]92号)中明确要求:“中央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价成果(经验、教训和政策建议)应成为编制规划和决策参考的依据”。“中央企业在新投资项目策划时,应参考过去同类项目的后评价结论和主要经验教训”。因此,项目后评价报告对未来项目的决策及规划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和参考价值,对在建的项目也有积极的改进意义,对完善和调整相关方针、政策和管理程序,提高决策者的能力和水平,进而达到提高和改善投资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项目后评价报告给决策者们提供了经验依据,防止决策者们因经验不足而导致失误判断。
(二)发现管理系统的漏洞,提高管理水平
项目后评价报告所提出的建议、发现的项目亮点及不足,能够作为历史参考依据,也可帮助管理者建立健全内控制度。项目后评价报告不仅包含了宏观经济层面的评价,更是涵盖了一个项目各个环节各个流程的评价。因此,项目后评价报告也可以作为内部控制系统改进依据。项目后评价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通过对项目后评价的执行情况、项目效益,全面地分析、总结项目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从而使项目的决策者、管理者总结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方法和项目执行策略,提高管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的管理和建设总体水平。
(三)提高预算质量,防止对项目预算过于乐观
一个项目的展开是建立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的,项目后评价报告在项目进行中及项目结束后通过对项目的总体分析,可以防止项目参与者在做项目预算时盲目乐观,从而对他们的行为起到震慑作用。项目后评价通过横向、纵向的分析能偶对项目有全面客观的认识,从而避免了主观判断对决策的影响。项目净现值NPV(NET PRESENT VALUE)被很多经理人用来判断项目是否值得评价的标准。一般项目决策者会先预测一个项目的净现值,再根据该项目的净现值来判断是否会接受这个项目。然而在项目完成后,根据该项目实际的效益与预测的NPV相比较,通常会发现差异。如果项目实际的效益没有预测的理想,那么是否可以说明决策者在做项目预算或者选择项目的时候过于乐观,或者是有倾向性。Smidt(1979 )在他的研究中发现,一个在做预算时没有任何倾向性的项目,这个项目实际所产生的投资效益会比其他类似的项目好。Azzone和Maccarone ( 2001)也在他们的研究实验中发现,如果仅凭NPV作出投资决策,会导致夸大实际现金流的情况,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这种乐观的投资行为是很难被察觉的。
(四)增加参与项目活动者责任心
项目后评价报告将其评价结果落实在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避免了权责划分不清,出现问题责任无法落实的情况。项目的决策者、实施者以及管理者通常是由不同的部门及不同的人负责。对于一个项目顺利完工但在实际投入使用后其效果与预期有一定差距,那这究竟是项目决策出了问题还是项目管理出了问题?这个问题是很多项目在建设及投入使用后经常碰到的问题,其实际效果、效益远不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预算分析数据。而项目后评价工作对各个环节及流程的工作情况都有客观全面的评价,其评价结果及责任会落实到每个阶段或具体工作的参与和责任人头上,避免了责任分工不清、出了问题找不到责任人的情况。项目后评价有公开性及透明性的特点,其通过科学、客观的分析方法,运用实际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有很强的公正性,能够客观的定位投资决策者、管理者及工程建设者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总结研究各项目、各阶段的关联,可以使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并帮助各环节的领导者及参与者发现管理中的漏洞,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管理水平及责任心。
三、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局限性及解决方法
(一)项目后评价审计成本高,工作量大,对于其带来的收益不能量化
项目后评价报告更多是为未来服务的,它的作用无法即刻在现有项目上表现出来。其给医院所带来的更多是质变而非量变。另外,项目后评价所需的手续繁杂,信息量大,需要有大量的后续资金及人力的投入。对于医院来说,项目后评价审计可量化的成本高,而不能量化的医院管理质量的改善又不能立竿见影,在决策时会因为眼前利益而忽略项目后评价这一环节。另外,医院的管理者是聘用制,其更注重在其任期内的管理绩效,不会过多考虑医院的长远发展,而后项目评价对于一个医院的意义可以延伸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其效益也许并不会在一个任期内得到完全释放。
医院可先对有代表性的项目展开项目后评价工作,这样可以解决全面展开项目后评价工作给医院带来的经济负担。医院应将其项目进行分类,针对主要项目、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评价。通过典型项目的后评价报告能对类似的项目提供决策依据,其经验及教训也可以作为今后开展此类型项目的参考。张淑桃和李亚军(2002)针对吉林石化公司的典型项目进行了后评价,通过对典型项目各环节的分析,总结各个环节的经验及教训,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成了其他类似项目参考的典型以及参考依据。
(二)对内控制度不健全的医院很难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
一个健全完善的内控体系是实施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基础。在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完善、有效的情况下,其所提供的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才能得以保证。真实、完整、可靠的信息是推行项目后评价的必要条件。而一些医院由于在内控上的缺失,不能给项目后评价审计人员提供其进行分析评价所必须的数据,从而使审计人员无法对问题进行定位,这给项目后评价工作带来了难度,增加了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成本。
医院应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项目后评价审计制度、建立医院内部各项数据库、项目后评价审计跟踪监控机制。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节约项目后评价收集数据的时间及成本。做到制度先行,按照项目评价的要求,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严格规定项目各个环节的流程。在项目进行时,及时收集项目后评价所需要的资料,可以防止出现项目数据采集不全的问题。方兴君等(2012)对中国石油项目后评价时的研究中发现,中国石油对其下属的十几种业务,如勘探、开发、炼化、管道和销售等业务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制度建设,修订并完善了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投资管理手册后评价分册,对其下属的业务项目后评价环节的达标情况进行评分,使各项目的参与者能够根据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及投资管理手册后评价分册进行规范的操作,并使项目后评价工作能够获取完整全面的数据资料。另外,医院还应结合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标准化的项目后评价流程,以及标准化的项目后评价评分标准。同时建立项目后评价审计跟踪监控机制,构建项目后评价的持续改进管理体系,使项目后评价审计日趋成熟完善。
四、高素质的审计人员才能从事项目后评价工作
项目后评价审计的理论体系繁杂,知识面广,因此需要有高素质的审计人员来开展此项工作。项目后评价不同于一般的工程项目审计或是财务报表审计,它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掌握工程项目方面的知识,而且精通财经审计的专业技能。审计人员需要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结合财务及有关项目工程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分析评价,提出改进建议。然而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只有单一技能,具有融会贯通工程、财务及医院管理的人才却很少,这为推广项目后评价审计带来了困难。
通过组建项目后评价团队,能够解决当前人才模式单一,无法满足项目后评价工作对于人才多元化的需求。要做好项目后评价工作需要组建专业的团队,并加强对团队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形成一个既懂投资、经营,又懂工程、技术的团队,以满足项目后评价审计工作的需要。
五、小结
只有从上至下的建立项目后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对项目后评价工作起到推动作用。我国在加大项目后评价人才培养力度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项目后评价知识理论体系的建设。通过权威部门对医院项目后评价体系进行梳理,能够帮助医院增强管理意识,提高医院的资产使用效率,能帮助资金薄弱的医院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提高其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从而整体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