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与完善分析研讨
9月19日厦门国家会计学院黄京菁教授为我们讲授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与完善专题。黄京菁教授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背景、使用范围及如何完善内部控制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课后我们第三小组针对今天的课程组织全体组员进行了讨论。
景伟武:听完今天的课程后,我认为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内部控制规范适用范围虽然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在内,但主要在企业单位实行,却没有关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度详细解释,而且行政事业单位控制的理论研究也比较少。特别是我们作为事业单位会计对于如何完善内控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实践经验都较为欠缺,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指引。
张丽英:从今天老师所讲课程对比我们实际工作我认为目前内控中最大的问题是:
1、内控意识不足,内控制度弱化,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2、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有的单位会计人员是一岗多职,岗位之间没有起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
3、监督考核机制不到位,内审机构大多与会计部门平行,依附于执行机构,权威性和独立性不够;
4、忽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与考核挂钩的监督机制,形成重考核,轻内部会计控制的现象;
5、内部控制环境受其上级部门影响比较大,主动性不够。
曾荣:我同意张丽英的观点,我们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有的单位一把手缺乏内部控制理念,内控意识淡薄,重事业发展,轻内部管理,甚至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会计人员的事,出了事则以自己不懂会计业务为由,将一切责任推给会计承担。因此很多单位的内控制度环境薄弱,内控意识相对淡薄。
徐红丽:虽然现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已经实施多年,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原始凭证管理不规范。有些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粗糙,如有的票据记录的经济业务与实际经济活动事项不符、内容不合常规;一些单位使用往来结算收据、自制收据和单位内部收据作为依据报销等。二是账务核算处理不规范。如有的单位在年终结账时, 不将收入和支出结转“结余”科目, 而是将收入和支出相对转, 使“结余”科目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核算单位的结余状况;三是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存在账外资产。有的单位固定资产账上有但实际上资产已不存在, 而有些实际使用的资产却未作价入账, 形成账外资产;另外还存在不同单位之间的资产调拨、转移,未办理相应手续等现象。这严重违背了内控要求。
牛红:我是来自财政系统,我认为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在我最近参与的财务集中检查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 既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同时也影响了财政“节流”任务的完成和部门预算制度的实施。
王勤:我认为做好内控离不开内部审计监督,因为,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制度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由于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认识欠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尚未建立或不健全,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因领导重视不够,使制度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形同虚设,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最后组长殷雪峰对今天的讨论做了总结,虽然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实施存在诸多难点,但是建立并严格执行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管理,控制风险,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行为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作为自治区领军人才也是各单位财务骨干必须高度重视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问题,强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做好单位财务工作从而带动本地区的内控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