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工作的思考

2013 年,自治区开展了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与部门预算管理相结合试点工作,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为试点单位参与了此项工作。本文通过分析资产配置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开展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开展资产配置预算工作,是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促进单位强化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科学编制部门预算,杜绝超标准、超编制配置的重要手段,是降低行政成本、提高预算支出绩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厉行节约,防止浪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体现。对于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单位间资产配置均衡,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1、促进资产均衡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资产预算编制,要求单位在分析资产存量的基础上,结合工作需求和专业特点,提出资产配置、处置方案。经过财政资产部门和预算部门严格审核,保证了资产配置科学、处置得当,从而实现了资产的均衡配置,提高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2、节约财政资金,降低行政成本。单位资产配置必须通过资产部门进行专门预算,预算编制中,资产部门将严格遵循资产配置标准及使用年限等相关规定,这样就避免了资产的重复购置和资金的重复投入,保证了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

3、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配置预算的编制,最终要反映到部门预算中,可以说,资产配置预算的编制使得部门预算的编制更加科学和完整。同时,在预算执行阶段,预算执行部门在履行采购、资金拨付后收集的信息可以及时动态传递给资产部门,为预算执行、调整提供重要参考,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

二、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1、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实际情况看,资产管理基本上还处于就资产论资产的阶段。资产管理如果脱离了预算管理,就如同“空中楼阁”很难落到实处。虽然部门预算实施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对各单位资产的随意购置起到了监督和约束作用,但是,预算编制与单位实际情况的结合还不够紧密,主要表现为财政部门在审核预算时更多的关注资金总量而对单位是否确实需要配置资产考虑的比较少,导致在资产配置环节预算约束力差。

2、资产配置苦乐不均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不均衡、不合理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缺乏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资产配置标准,现有的资产配置标准大多存在不符合实际、约束力不强、盲目搞一刀切等问题;二是资产购置资金来源的多样性,这些来源包括财政拨款、项目经费、单位自有资金等,自有资金多、资金来源渠道广的单位配置的资产往往比其他单位多;三是资产配置的无偿性,由于多配置资产不需要单位额外付出代价,导致单位无限度的争资金、争项目,善于争的单位资产过剩,不善于争的单位连必备的资产都得不到满足;四是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比如财政部门的资产调剂职能难以发挥作用,按照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资产的占有、使用和处置的权力实际上都在占用单位,导致了国有资产事实上的部门化,成了单位利益化资产。资产配置不公平,必然会降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国家财政的负担。

3、资产配置标准不全、与实际结合不严近年来,财政部门先后出台了房产、车辆、办公设备、办公家具、会议室家具的配置标准,但是对专用仪器设备的配置未作规定,事实上,这些专用仪器设备往往价值很高,一些大型设备动辄几十万、几百万。如果配置标准不包括专用仪器设备,那么这个配置标准也是不全面的。此外,部分办公设备的配置标准不符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如打印机(A4)的控制标准为每个内设部门配置1 台,实际工作中就会出现争用或排队使用,职工容易产生情绪,一旦设备出现故障,还会影响工作。

4、资产配置预算执行的问题资产配置预算编制时,单位一般都会按照办公设备配置标准确定办公设备的价值,但在实际执行中,由于办公设备基本属于政府集中采购范围,而集中采购目录中又没有和政府采购完全相对应的办公设备(价值),严格执行资产配置预算,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预算资金不足,单位需要自筹资金;二是预算资金剩余,不符合财政资金管理规定,但使用剩余资金购置其他办公设备,又超出资产配置预算的标准和范围,不符合资产配置的要求。

5、对资产配置效率的监督评价不力,管理制度落实差国有资产管理必须辅以行之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各个管理层都存在着监督评价不力的问题。财政部门不能有效评价监督主管部门的资产配置效率,主管部门也没有很好地监督资产占用单位的使用情况,而单位也很少存在内部监督机制。监督评价不力使得管理制度无法落实,也是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资产配置预算工作实施情况

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资产配置预算工作的目标是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本级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办公家具配置及最低使用年限标准(暂行)》,以资产配置环节为切入点,以信息化管理为手段,深入推进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采购管理的有机结合,加快建立“产权清晰、配置科学、使用合理、处置规范、监管有序、风险可控”的国有资产全过程运行管理体系。为切实加强资产配置预算工作,自治区财政厅提出五项工作要求:一是扎实做好资产管理基础性工作;二是认真组织开展资产配置量核定工作;三是按时完成资产配置计划申报工作;四是认真编报部门预算;五是做好资产配置预算执行和新购资产管理工作。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工作程序严格按照自治区财政厅的规定,一是认真分析单位资产存量,按照资产使用年限对符合报废条件的资产进行处置,提出《资产存量清单》;二是由下属单位或部门提出资产购置计划;三是主管单位按照资产存量,结合单位业务特点和工作需求审核计划;四是主管单位编制《资产配置需求表》;五是将资产预算列入部门预算;六是做好资产配置预算执行工作。自2014 年以来,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申报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配置计划共计54.25 万元,内容包括办公设备、办公家具和会议室家具。自治区财政厅经过认真核查与实地调研,将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资产配置计划纳入年度部门预算统筹安排。项目实施解决了干部职工普遍关心的设备落后、运转缓慢、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强化了设施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机关干部服务和保障科研工作的信心。此外,通过资产配置,核定了干部职工资产配置的标准,杜绝了资产超标准配置、重复配置、利用率低、随意处置等现象,促进了国有资产的配置,规范了国有资产的处置,实现了国有资产的高效管理。

四、加强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工作的思路

1、进一步提高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把资产配置预算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努力提高资产配置预算编制的质量,逐步克服基础数据不实、质量不高、随意性大等问题。

2、制定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标准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配备标准是加强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的基础。针对目前的配备标准不符合实际、约束力不强、盲目搞一刀切等的问题,必须尽快重新制定、完善资产配置标准。积极探索建立符合行政事业单位职能工作需要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真正实现以制度规范管理,以标准规范行为。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五个方面的因素:一是配置标准要有一定的弹性。配置标准可以设定为一定的区间,大于上限的应予以减少,小于下限并且有使用需求的应给予增加。二是配置标准要考虑人员性质、工作职能等多种因素。三是配置标准的执行强制性与指导性要相结合。实际操作中,当某些特殊情况出现后,应在坚持配置标准原则的前提下,允许灵活处理。四是配置标准应根据应根据形势和工作变化及时调整、不断完善。

3、制定资产配置管理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管理办法,是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的核心手段,是解决资产配置问题的制度保障。该办法的制定重点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存量资产与增量预算挂钩的机制。把好资产管理入口关,从源头上规范资产配置,要以存量资产制约增量预算。单位需要配置什么资产、如何配置,应该充分分析这个单位存量资产的状况以及履行工作职能的需要,并将两者进行科学的匹配,这就是增量预算编制的过程,通过预算管理来促进资产管理,保证资产配置合理。(2)规范资产配置的审批程序。年度部门预算前,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根据资产存量,提出下一年度资产购置计划报主管部门审核,主管部门按照资产存量和配置标准,对资产配置计划审核后报财政部门审批,财政部门审核论证后,结合资金安排情况批复预算。(3)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资产调剂职能。资产调剂是对预算配置资产的补充,可以不断优化资产配置。财政部门对要求配置的资产,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重新购置。

4、规范资产配置预算编制流程一是梳理规范国有资产配置预算编制流程,并与部门预算编制程序相衔接。二是规范资产运行费用定额体系。应研究制定国有资产运行费用定额标准体系,重点是房屋建筑物、车辆、大型设备等运行费用标准,深化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结合。三是完善财政资产管理部门和预算管理部门预算审核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单位存量和资产配置标准,提出初审意见后送预算管理部门,预算管理部门结合资金情况提出项目安排建议。

5、完善资产配置预算编制模块资产配置预算模块是连接资产配置计划和部门预算的桥梁,借助资产配置预算模块,资产配置计划才能完整的反映到部门预算中。财政部门在预算模块的设计上应该考虑到不同类型单位的实际情况,要使模块既能满足资产配置标准要求,又能准确和预算软件结合,提高预算编制的效率,为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提供便利。

6、建立绩效评价制度造成资产随意配置、任意占用、违规处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单位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单位资产的配置与单位履行的职责相匹配,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应当遵循三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兼顾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资产,设定不同的衡量指标。二是采取定量分析与定价分析相结合。三是绩效评价体系要科学合理,评价指标要全面,评价方法要正确,还要便于操作。(作者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