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做好“加减乘除”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分析水平

预算执行分析工作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做好预算执行分析,对于发现、研究和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提高预算管理精细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勤做“加法”。一要加强财务收支核算。做好财务收支核算、及时准确编制财务报表,是进行预算执行分析的前提条件。日常预算执行过程中,在保证资金安全高效运转的同时,要及时记账、算账、对账,做到会计账簿日清月结,报表数据准确无误。二要加强内外部沟通联系。及时与财政、银行和内部有关部门进行沟通衔接,实时、全面了解业务运行和资金收付情况,从而增强预算执行分析的前瞻性,使财务工作更好地为事业发展保驾护航。三要加强国有资产使用情况分析。由于部分单位存在“重资金、轻资产”的思想,资产使用情况分析在预算执行分析中缺位。根据“木桶理论”,要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需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通过定期对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和收益情况进行分析,盘活用好国有资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会做“减法”。由于预算执行分析专业性较强,若形式呆板、内容千篇一律,其可读性必然弱化。在互联网+、大数据、工匠精神的新时代背景下,传统预算执行分析显然不能满足单位治理的需要。亟需补齐短板,方能焕发生机和活力。一方面要减少形式上的呆板性,增加新颖度。可充分利用图表方式,将数据可视化,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使用图表分析可使数据的比较、趋势或结构组成变得一目了然,达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还可以制作简短的PPT,综合运用文字、数字、图示、表格、动画等表现形式,对预算执行数据进行全面、透彻分析,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清晰明了地获取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要减少简单的数据罗列,增加情况说明。可综合运用财务软件和excel建立收支动态分析管理表格,实时追踪动态变化。并透视数据的变化,从中发现活情况,了解变化的内在原因,以便详细说明变化情况。
三、善做“乘法”。一要坚持绩效导向。牢固树立“绩效管理”理念,科学设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单位整体支出及重点项目支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公众满意度进行详细分析。通过预算绩效分析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提高收支管理绩效。二要不断创新分析方法。坚持多维度对比分析,按照“点面结合、因素分析、突出重点”原则,灵活采用横向分析、纵向分析、趋势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等方法,通过跨年度、分结构、分级次等多角度对数据对比分析,发现预算收支增减变化的规律,探求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三要提高分析者综合素质。财务分析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经济管理工作,需要分析人员在全面熟悉单位基本情况基础上,不断加强学习开拓视野,努力提高财经理论素养,提升职业判断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敢做“除法”。要敢于破解预算执行难题,针对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漏洞和隐患,摒弃“报喜不报忧”的思想,敢于揭短,敢于曝光,并对症下药,提出对策。首先,要善于总结预算收支的规律。通过敏锐的观察,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发现问题要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深层次的原因,找出预算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善预算执行的建议。其次,建立预算执行公开机制。定期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通报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可通过单位的门户网站或内网系统,定期公开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再次,定期进行预算执行分析“回头看”。对发现的问题,要制定改进措施,并定期回头检查,以促进相关问题的解决,避免“知错犯错”,切实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