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同济医院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实践探索

医院战略规划是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出发点和依据,整个预算管理体系应围绕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展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为落实“2020年建成国际一流医院”的发展目标,通过实施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初步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医疗成本的合理控制,促进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同时,病人费用增长得到控制,医务人员待遇得到逐年提高,有效地推动了医院医、教、研的发展,使医院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逐年得以实现。其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将原有的传统预算管理向下延伸至基层业务科室,建立起由基层业务科室、归口职能部门、预算管理委员会(党委常委会或党政联席会)、职工代表大会构成的四级预算管理体系。

二是分解战略目标,将发展规划转化为业务预算。根据医院长期战略及年度工作计划,编制收支预算总体框架,形成一级预算;归口职能部门根据医院年度发展思路,制定部门工作计划,编制归口管理的经济业务预算,形成二级预算;根据基层业务科室工作量、次均费用、药占比、材料占比等指标,将二级预算相关支出,分解至各业务科室。基层业务科室的资本性支出预算,由各科室根据资产使用状况及技术开展情况进行申报,通过专家论证,综合评判是否符合医院战略目标的原则下,确定相关预算。

三是预算审批“三上三下”,融入战略发展目标。医院预算审批经历“三上三下”论证过程,院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及财务部门对各部门申报的预算,结合上年执行情况及预算年度工作计划逐条分析讨论,保证下层目标支持上层目标和部门之间的横向协调。

四是预算逐层考核,战略目标深入人心。医院建立了从职代会到基层预算单元的逐层预算绩效考核体系,结合关键预算指标,将战略目标渗透到科室和岗位。医院将战略目标推进、预算执行率、成本管控效果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指标纳入科室及项目绩效考评,落实奖惩,形成全员参与预算,硬化预算约束,强化支出责任,实现医院整体目标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