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与素质提升以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为例

张淑英

在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化、创新驱动主流常规化及市场竞争品牌化的经济“新常态”下,现实运用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面临着新的挑战。为应对挑战,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管理人员由传统的“报告型会计”向“战略性经营型管理会计”转变,必须加快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创新管理会计理论,推进管理会计实践,更好地发挥财务会计的决策有用性,体现管理会计的价值管功能和决策管理作用。
一、眉山管理会计人才现状
(一)现状
2015年,全市会计人员21044人,无职称17041人,占81.1%;初级职称2662人,占12.67%;中级会计职称1212人,占6.23%;高级职称89人,占0.53%。
(二)成因分析
1.新增无职称从业人员快速增长
近年来,眉山会计“考证热”持续,基础财务会计的供给越来越大。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市会计从业人数接近10000人,到2015年已达21000人,年均以20%速度递增。2011~2015年眉山考点参考人数从2011年的4702人增加到2015年的13008人,若按30%合格率计,仅眉山考点新增会计从业人员从每年的1400人增加到1万人,若以年平均新增2500人预测到2020年眉山市会计从业人数将达到3.3万余人。而每年报考高级职称仅40余人,取得合格证不足10人,加上其他因素,真正成为高级管理会计人才更少,新增无职称从业人员快速增长,高职称人员缺乏,会计人才结构不合理。
2.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不完善
管理会计人才评价机制不健全,是当前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缺乏明确和标准的人才评价机制,让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失去重要的基础保障。传统会计体系下财务会计有着相对明确的人才能力框架,但管理会计作为会计职能转型的结果,其必须拥有相应的、专门性的标准和框架,才能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仍沿用着财务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缺乏标准的管理会计人才评价体系。人才的培养与考察均缺乏有效的参考依据,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也就没有基础支撑。
3.专业技术人才待遇存在差异
国家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补贴标准存在较大差异。企业中高级会计专业技术人才享受了国家人才补助,事业单位中高级会计人才按照专业技术职称相关规定与工资进行挂钩,而行政单位会计专业技术人才是按照行政职务级别套改工资,未实行职称与工资挂钩也未享受任何专业技术职称补助,缺乏激励机制。
4.企业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意愿不强
一方面,管理会计的应用效果往往是长期和持续的,无法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而企业管理者更加重视短期效益。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担心培养出人才会流失。因此企业对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意愿不强,只有上市公司由于业务管控、社会审计监督的需要,倒逼企业重视管理会计人才培训。
二、基于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视角分析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是我国铁路货车整车、转向架、制动系统集成研制的骨干企业,新型大轴重货车的主要研制企业,铁总确定的铁路制动系统主导企业,铁路紧固件行业标准制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两化融合”企业。公司资产总额15.8亿元,现有员工3431人,“十二五”期间上交税利5.3亿。该公司现有财务人员73人,其中:高级会计师19人,会计师34人,注册会计师2人,原中国南车集团公司资深管理专家1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该公司生产经营受到冲击,为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公司在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创新资金管理模式等管理会计的运用方面积极探索,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完善培养体系,努力推进财务管理转型升级,为公司提质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培养管理会计人才举措
1.为管理会计人才提供舞台
该公司设置的预算管理、资金运行分析、财务分析预测、价格管控、税收筹划等岗位,为公司管理会计人才施展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考核评价提供了施展能力的舞台。
2.建立健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
该公司在管理会计人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采取以下途径(如图所示):一是鼓励会计人员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提升专业素质。对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在学习时间、考试费用、工资待遇、岗位设置等方面采取激励措施,提升会计认员专业知识。二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组织人员进行专业学习,提升团队专业水平。把公司高级管理人才送到台湾、香港、韩国、国家会计学院进行高端培训,开阔视野。把重点院校专家教授请到公司开展专题讲座,有针对性解决管理上的盲点和薄弱点。三是开展内部轮岗,从多岗位获取新经验和新思维,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四是开展内部学习交流,通过部门领导、高级会计师等结合公司财务管理实际情况进行专题讲课,给予团队成员展示自我机会,培养沟通能力。五是有计划地吸收具有重点高校教育背景和财务会计专业学历的年轻人充实会计岗位,补充新鲜血液,同时加强了对他们的外语能力、沟通能力、情商测试等综合素质的考察,确保财务人才引进的质量。
(二)公司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取得成效
1.管理会计人才结构合理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会计专业技术人员,中级会计专业技术人才占比46.6%,高级会计专业技术人才占比26%,人才结构合理。由于该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会计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高级会计专业技术人才占眉山市的21.3%。
2.管理会计人才发挥专业优势促进企业走出困境
眉山车辆有限公司管理会计人才在公司面临铁路货车“低价恶性竞争”,利润空间压缩;生产订单减少,生产任务不饱和,经济效益下行困境下,倒逼公司财务管理团队转换财务管理角色,主动适应和引领企业发展新常态,践行管理会计运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企业绩效评价模式,建立非财务指标补充考核体系,实现全员、全过程参与企业管理,创新资金管控模式,提高了公司资金运营效益。
(三)公司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面临困境
眉山车辆有限公司在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管理人才培养导向和机制值得借鉴。但是就该公司管理会计人才面临困境,同时精通《企业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外语沟通交流能力强,又懂管理会计的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短缺。例如公司在海外开发的项目,现有管理会计人才不懂《国际会计准则》,不具备娴熟的外语沟通交流能力,满足不了海外项目管理需要,影响了公司业务在国际上拓展,制约公司发展。复合型高级会计管理人才缺乏也给公司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需求和培养方向。
三、强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对策建议
基于眉山市中高级管理会计人才短缺,解决管理会计人才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当前财务会计人才的职业转型。一方面,当前我国会计人才评价主要为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考试涉及的内容财务会计相对较多,管理会计内容相对不足;另一方面,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一个重要差异在于财务会计是以财务通则和会计准则为依据的,而管理会计更注重实践性,虽有很多方法、工具可供选择,但是灵活性很大,要做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以政府职能为导向,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财政部门应积极发挥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导向作用,建立健全管理会计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加大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1.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评价体系
财政部开展会计专业技术初、中和高级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时,把管理会计的相关内容纳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级别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中,形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新的会计人才评价体系。
2.建立地方会计领军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国家、省级财政部门都建立了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但由于培养人数少,人员结构主要来源于大型上市公司和大型的行政事业单位。国家推行会计领军人才培养10多年来,全市仅有1人参加过国家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凤毛麟角,不利于地方会计人才工作推进。因此立足当地实际,建立会计领军人才培养机制,启动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丰富管理会计人才经验,树立标杆作用,形成示范效应。
3.提升人才队伍管理会计水平
在会计继续教育的内容中,可以导入现代化管理会计的创新思维和理念,制定和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结构标准,推动管理会计的日常实践性思考,及时总结和梳理管理会计的实践经验,在财务人员继续教育过程中进行普及推广。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管理会计运用一些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彻底突破人工计算复杂问题产生的限制,为资金使用效益的测算带来便利,因此要特别注重管理会计人才掌握电算化等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4.建立中高级管理会计人才激励机制
相关部门应建立中高级会计管理人才津贴补助机制,对于企业中高级管理会计人才可参照《眉山市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眉委[2013]263号)文件相关补贴标准进行补贴;对于事业单位中高级管理会计人才实行工资与职称挂钩;对于行政单位中高级管理会计人才可实行职级工资或职称工资,激励广大财会人员提升素质,服务眉山经济发展。
5.建立中高级管理会计人才培训基地
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需要长期投入的过程。政府应在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并依托眉山市境内的高校建立培养基地,结合眉山市经济发展现状,有针对性的开展高端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从而更好地服务眉山经济发展。
(二)以单位培养为主导,多渠道培养人才
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化企业竞争必不可少的“法宝”,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也属于企业文化内容之一。因此企业应坚持自我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人才聘用模式,让后备人才经过岗位的历练,获取足够的管理实践经验,使其成长为既熟悉企业的情况,又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会计人才,为企业所用。另外,企业应制定管理会计人才的培训计划,结合企业的管理转型,对现有会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使其转型为管理会计人才,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
(三)以个人发展为目标,提升人才专业素质
财务管理人员要根据所在单位实际情况和职业规划做好角色定位。财务人员在做好事后“被动”记账基础上,要自我转型升级,从会计思维转变为管理思维和、业务思维。应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关注市场和行业动态,熟悉业务的关键管控点,主动参与公司战略规划、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协助管理层制订、实施财会战略、优化业务流程。做到会计思维转变首先要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如制造业的保本点分析、成本分析、提供绩效评价数据等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理论基础。其次多岗位的学习和交流,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再次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培养自身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眉山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