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仓储库规范化管理强化科技储粮提高科学保粮水平
武进发展改革局所管辖的江苏奔牛国家粮食储备库经过1992年以来的两次扩建,目前占地面积117亩,仓容量5.78万吨。该库位于沪宁铁路和京杭大运河南段中部,南傍312国道,北临沪宁高速公路和常州机场,东临239省道,西临新孟河航道,水陆交通十分便利。目前该库储存的区级储备粮全部由中储粮常州直属库、常州希望粮食购销公司等基层粮食购销企业代储,武进发展改革局及奔牛国家粮食储备库实行全程监管和指导。在粮食仓储管理工作中,认真执行《武进区地方储备粮管理暂行办法》,并时刻对照省示范库的标准,以管理为中心、轮换为重点,忠实履行区级储备粮管理职责。
一、抓好仓储规范化管理
在总结过去储粮经验的基础上,该库结合现代化储粮对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围绕仓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我们根据《粮油储藏技术规范》、《武进区地方储备粮管理暂行办法》,及仓储精细化管理要求规定,提出仓储的管理目标,对所有科室工作岗位建立目标责任制,注重工作的效果和管理的综合性。
(一)确定目标,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为了确保区级储备粮账实相符和安全储存,对照武进区开展的“粮食仓储管理提升年”的实施意见,储备粮代储单位分别制定了仓储管理、化学药剂防治储粮害虫和环流熏蒸管理、机械通风管理、机械设备管理、粮情检查、粮情例会等制度,通过对目标制度的管理考核提升科学保粮水平。
依据区级储备粮储存仓库的数量、容量,该库储备粮代储单位分按最优的原则配备了保防人员,要求保管员对自己的目标责任仓做到品种、数量、入库时间、等级、杂质、水分、出糙、不完善粒、粮情及仓房结构清楚,仓储科长对粮温、水分、虫害、品质现状及变化规律并根据仓内粮情发展变化情况,在每期仓储例会上做汇报。该库储备粮代储单位都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仓储管理工作目标和考核细则,使仓储管理的目标考核量化、细化,在实践中便于操作,促使责任仓保管员自觉地对照标准找差距,对照制度去落实,全面促进员工储粮工作能力的提高。
(二)账卡齐全规范,实行考核管理
储备粮代储单位严格按照管理储备粮的要求规范设置各种账、卡、薄,对库存区级储备粮实行科学管理,做到账、卡、薄内容齐全,数字准确。做到账实相符,手续齐全,粮情检测,熏蒸记录、机械通风登记规范,保管员坚持记录每次查粮的工作情况,保证了区级储备粮达到“一符四无”、“三专”、“四落实”。武进发展改革局在百分考核时统一检查,把储粮巡查工作细分成若干项,按考核评分情况兑现相关费用,有效地激发了该库储备粮代储单位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三)落实储粮责任制,规范粮情检查制度
根据武进区储粮系统的特点及仓储设施的特殊性,储备粮代储单位制定了保管员、防化员、仓储班组长岗位责任制,要求在储粮管理中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执行严格的粮情检查制度。保管员、仓储班组长必须随时掌握各仓储粮情况,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汇报、及时处理;代储单位主管领导至少每月踏仓亲自检查一次粮情,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在粮情记录薄上签字;仓储班组长要定期对粮情检测点进行复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各代储单位依照仓储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努力创造良好的储粮环境,要求保管员定期对仓内外的卫生进行全面的整理,达到仓内“面面光”,仓外无杂草、杂物的标准,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储粮条件,美化了粮库环境,为粮食的安全储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科技储粮,提高科学保粮水平
科学储粮比例是衡量区级储备粮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该库储备粮代储单位按照新技术、新设备使用规程,针对高大平房仓和老房式仓储粮特点,依照科研项目,对不同的仓型及粮情变化适时进行电子检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取得了安全储粮、科学管理的阶段性成果。
(一)适时通风降温降湿
每年夏季,该库储备粮代储单位根据不同的仓型,在早晚气温较低时,掌握一定的大气湿度,使用控制开关自动通风。同时,每年从11月开始,抓住冬季外界气温低、空气干燥,选择不同的通风时机和通风方式,注重技术资料收集与分析,摸索出一套适合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的方法,有效地降低了粮温,节约了费用,又能保持粮食品质的优质,延缓品质陈化。
(二)探索环流熏蒸技术新方法
环流熏蒸技术的运用解决了磷化氢在高大粮堆内渗透慢、分布不均匀、杀虫效果差、职工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该库储备粮代储单位主要采用两种熏蒸方法,一是对高大平房仓储密闭性能好的仓采用磷化氢膜下环流熏蒸技术,二是对其它老式仓采用磷化铝药包动态自然潮解技术,两种治虫方法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大力推广温控技术在储备粮仓中的运用
1.使用空调准低温储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粮食有了更高更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低温储粮具有明显地减缓粮食品质劣变的作用,能够有效抑制虫、霉的生长、繁育及其它生命活动,减少粮食营养损失,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和污染等,保持了粮食品质,延缓了粮食陈化,初步达到了保质增效,绿色储粮的目的。通过仓储改造,采取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门窗、通风口隔热密闭相结合的技术方法,使用空调准低温储藏的粮堆高温季节平均温度始终保持在26℃以下,从而延缓粮食陈化,确保储粮品质新鲜。
2.使用大糠压盖粮面保低温。部分储备粮代储单位使用大糠压盖粮面,降低了储粮温度的上升的幅度,结合轴流风机适时通风降低仓温,达到了隔热保冷控温储粮要求。大糠压盖粮面保冷隔热,不仅铺设成本低,而且全仓随意抽样检查方便。
3.充分利用计算机测温技术。储备粮代储单位中储粮常州直属库仓库全部使用电子测温系统,并与主控计算机相联。在粮食入库平仓完毕后,及时合理布设测温电缆,布设测温电缆纵向和横向间距符合《规范》的要求,同时每栋仓布置若干手测点,与微机测温点进行比对,有效防止系统故障。
三、强化轮换管理,确保粮食储存安全
(一)认真做好区级储备粮的轮换工作
严格按照《武进区地方储备粮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注重收集信息,分析形势和把握市场行情,精心组织,全面完成每批的储备粮轮换工作,摸索出适合本库实际的轮换办法,建立了比较稳定的购销渠道和经营网络,提高了市场化经营管理水平,突出风险控制意识,加强市场分析。连续多年均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粮食的轮入工作,通过多次对入库轮入粮食质量进行跟踪检验,均符合《武进区地方储备粮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
(二)对轮入粮食及时进行机械通风
每期储备粮代储单位轮入小麦在夏季高温时间入库,由于气温高,入库粮温较高,他们选择在8月初,当外界气温低于粮温,大气绝对湿度低于粮食水分下平衡绝对湿度时,进行通风降温、降水。经过试验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后进行推广,无一结露现象,保证粮食安全储藏。
(三)严把入库粮食质量关
在轮换或扩储收购新粮过程中,储备粮代储单位必须坚持层层负责,严格控制,由检验员和保管员共同对新入库粮食质量和品质负责,并将此作为一项制度实施。为了保证区级储备粮的质量,确保储粮品质,他们在新粮上市时对周边地区进行储备粮轮换资源调查,摸清粮质及粮源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粮食入库时,他们要求检验员必须严格进行化验,若发现质量差异,重开检验单或整批粮食作退回处理。保证了新粮的品质,为以后的安全储存提供了保障。
四、完善仓储设施,提高储存能力
仓储设施的完好是安全储粮的基础,奔牛国家粮食储备库本库不断完善仓储设施,使该库所有仓库逐步达到“电子测温、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四合一现代化储粮技术要求。
五、强化队伍素质建设
在粮食仓储管理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该库在业务培训上分期对新招入的相关年轻人员送省局组织的技能培训和考核、送常州市粮油质量监督检测站实习。使一大批年轻职工迅速掌握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适应未来工作需要。
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卫制度
保证库区安全,全年无任何事故发生,是粮库工作的必要保证。储备粮代储单位把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制订了奖惩办法。从库领导到保管员,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状。
(一)安全保卫工作实现全方位管理
安装电子监控系统,该系统由入侵报警系统和摄像机监控系统两部分组成,对整个奔牛国家粮食储备库代储库区实行24小时全天候三维立体监控摄像,未来将与武进区农发行进行联网管理与监控。同时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刷新、维修、更换。
(二)建立安全检查,做好安全防范
坚持季、月、周安全检查制度,消防设施,周边环境等进行全方位检查,遇到问题及时解决,查到隐患漏洞及时弥补,把隐患解决在萌芽中。机械设施的使用、粮食熏蒸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严格药剂库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全年无事故。
为此,奔牛储备库及其代储单位必须在科学储粮上进行探索,一是加大对仓储设施投入,加快中心粮库建设步伐,早建设早投入早使用,使所有仓库达到科学储粮的要求。二是在进行科学储粮的同时,必须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提高科学保粮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