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铁路结算中心的风险分析及控制管理

一、铁道结算中心在铁路总公司的作用

铁道结算中心是铁路内部货币资金的管理机构,主要为铁路内部企业和站段提供服务,通过结算网点-地区结算中心-铁道结算中心三级管理模式,运用铁路资金结算集中处理系统和协作银行的资金归集功能,对铁路内部单位的资金进行层层集中、管理、结算、监督。实现了铁路资金内部结算的零在途,加快了全路的资金结算速度和周转速度。在做好服务铁路基层站段的基础上,形成了铁路局与铁路总公司的两级“资金池”,提高了铁路局和铁路总公司的财务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了铁路总公司的外部融资总额及融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产融结合”。

二、铁道结算中心风险识别

为了更好地对铁路单位进行服务,铁道结算中心在对铁路资金的集中结算管理的过程中,就要对可能发生的资金管理风险进行识别。按照铁道结算中心主要的业务类别,分为资金调剂与资金结算两大业务板块。

1. 资金调剂是铁道结算中心的核心,具有“造血”的功能,也是铁道结算中心与地区结算中心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主要职能是对上级结算中心的资金上调,结算中心内部进行的资金运用和对有资金需求的内部开户单位进行资金调剂等,通过一系列资金资金统筹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实现结算中心的资金管理功能。在资金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先要对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第一,对上级结算中心的资金上调,上调额度多了,就会造成本级结算中心银行存款余额不足,影响结算支付;上调额度少了,一是不能满足上级中心的资金需求,二是造成本级结算中心冗余资金太多,加大了资金的机会成本,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其中结算头寸的平衡点很难把握。第二,在结算中心进行内部资金运用时,为兼顾结算中心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目前除协定存款的资金运用外,通常办理更为灵活的七天通知短期存款(在银行目前现有的利率政策下,利率上浮后较三个月定期存款高),但是,由于近几年银行利率一直在下调,而通知存款利率是按通知解付时的央行基准利率上浮后计算的,如此,就可能是利率下调后进行通知解付,对未来利率预判的不确定性,直接造成利息收益损失。第三,对内部单位进行资金调剂时,如果调前审核不严,就很有可能形成呆帐、坏帐,给结算中心造成重大损失。

2.资金结算功能是铁道结算中心的“生命之源”,主要是通过结算柜台与协作银行进行票据往来,办理结算中心内部开户单位的收付款业务,是调剂部门筹措资金的平台。在结算柜台业务办理的过程中,首先,结算中心大额资金的收付款业务因为票据交换时点的原因,无法实时到账,导致结算中心银行存款实有余额与帐面余额存在很大的未达帐项,银行存款余额的未达帐项给资金调剂部门的资金运用造成一定的困难,甚至发生资金短缺风险。其次,结算规章制度及结算系统的过于陈旧,铁道结算中心的结算系统和部分结算规章制度已经过时,跟不上结算业务和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但结算中心并没有随着业务发展变化进行及时修改和补充,结算系统和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健全,有可能直接导致资金风险的发生,如:银行业正在淘汰业务用章,改用电子印章,而结算中心规定结算资金总户是不允许开办网银的,这直接导致结算中心与银行往来柜台业务的票据无银行章可盖。第三,资金结算的柜台业务是防范资金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在大额资金支付工作中,有些单位资金安全意识淡薄,嫌大额资金联签麻烦,为逃避监督,化整为零,分期支付,给结算支付的监控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存在着很大的资金安全隐患。

三、铁道结算中心的风险分析及风险应对策略

工作中,通过识别铁道结算中心的资金调剂业务和资金结算业务存在的各类风险,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风险分析方法,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承受的应对策略,将铁道结算中心的资金管理风险降到最低。

1.风险规避

铁路总公司目前对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安全,只要是对结算资金的安全构成威胁,铁路总公司一律持否定态度。在运用情景分析的风险分析的方法后,如果在大额资金的支付的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大额资金审批制度或没有监控到大额资金的违法违规支付,将会对铁路资金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在大额资金支付的监控上,结算中心应采用风险规避的应对策略,层层把关、层层加压,对没有执行大额资金审批制度的款项一律不予办理支付结算。

2.风险降低

结算中心的资金的运用也遵循高收益伴随高风险这一市场规律,资金上调至上级中心,有利于铁路总公司的财务资源配置和降低融资成本,而且也可使本级结算中心取得最大的资金收益,但也存在结算中心为获取资金收益,取得奖励,有意调高上调比例,也使结算中心的结算支付资金始终处于头寸不足的风险之中。

要想管理好结算中心的结算头寸,降低支付风险,主要需从收支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大额收支预警机制,提高收入动态的预知和大额支付控制。如:指定专人,与铁路局收入大户实时沟通,落实大额收入款项的进账时点;二是通过铁路局发文,核定支出大户并提出要求,各支出大户支付大额资金必须提前三天通知结算所。结算所指定专人,提前两天汇总结算所的收入和支出动态,为结算所合理有效地上调和回调资金提供时间保障,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结算柜台收付款业务很难把握的风险。

对于结算中心内部的资金运用业务,例如七天通知存款,可以采用定期解付的方式,半个月解付一次,滚动续存,提前锁定资金收益,降低资金收益方面的风险。

3.风险分担

铁路单位在遇到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可以到所开结算帐户的结算中心申请资金调剂,这样既方便铁路单位用款需求,省去跑银行贷款的麻烦,也为结算中心创造了效益,发挥了铁道结算中心在铁路总公司“资金池”的作用,在铁路集团内部实现融资零成本。但结算中心办理资金调剂时,需严格执行资金调剂的程序,实行调前调查、调中审查、调后检查制度。要求调剂单位签定调剂保证协议,提供保证人,如遇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责任时,结算中心有权从保证人在铁道结算中心开立的账户内直接划款。来分担资金调剂的风险。

4.风险承受

铁道结算中心自2007年后,不论是结算规章制度,还是结算系统,补充和更新都非常少,资金的管理和结算的手段还停留在七、八年前,而与结算业务息息相关的银行业务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算工具如:网银、手机银行、智能终端五花八门,存款方式如:通知存款,大额存单、协议存款层出不穷,在与协作银行的业务对接上,资金管理及结算管理麻烦不断,甚至出现风险。在银行柜台业务的结算票据上,结算中心只能与银行协商,要求银行加刻“铁路票据专用章”,以此来规避风险。在结算规章制度及结算系统的更新上,目前结算中心也只能选择风险承受。不过,2015年铁路财务公司已经挂牌,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铁道结算中心经过转型,此类问题应该会得到解决。

作者单位:大秦公司铁路资金结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