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浅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货”跨年度领用会计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存货是指单位
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各
种物资,包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和燃料及未
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家具、装具、用具等的实际成
本。行政、事业单位存货定义基本相同,但会计核
算却有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存货列支确认时间不
同。行政单位在购置存货时直接全额列支出,而事
业单位是在领用存货时列支出。由于事业单位存
货列支时间在领用时,如果当期未全部领用形成跨
年度,会计核算上会形成矛盾。为此,笔者将《行政
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货”科
目核算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应对《事业单位会计制
度》中“存货”跨年度核算的方法供有关人员参考
指正。
一、行政、事业单位“存货”跨年度领用会计核算
为方便对比分析,以下“存货”会计核算不考虑
委托加工、捐赠等特殊情况,不考虑税金,仅从正常
存货购进、发出及其涉及的年末结转过程分析。按
资金来源不同,分以下几种情况。
(一)使用财政补助资金
使用财政性资金,支付方式为授权支付(直接
支付一般属于政府采购业务,其购进资产大部分属
于固定资产)。
假设某单位预算安排商品和服务支出20,000
元用于购进材料,当年购进后领用存货价值8,000
元,假定存货期初数为零,则年末存货余额12,000
元。以下分别针对行政单位、事业单位进行分析。
1、行政单位
收到财政拨付购买商品款时,按财政下达的
“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进行会计处理。
(为方便对比,以下所有科目明细均简化处理)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20,000
贷:财政拨款收入——商品和服务支出20,000
使用财政拨款资金购进存货并验收入库,根据
发票及入库单,
借:存货——A 材料20,000
贷:资产基金——存货20,000
同时,按实际支付的金额,
借:经费支出——财政拨款支出2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0,000
当年发出存货8,000 元,按照领用、发出存货的
实际成本,
借:资产基金——存货8,000
贷:存货——A 材料8,000
年末,“存货”科目借方余额12,000 元(20,000-
8,000),“资产基金——存货”贷方余额12,000 元。
同时,此项支出财政拨款结转为零。第二年领用
时,同时减少“存货”及“资产基金”。
2、事业单位
收到财政拨付购买商品款时,按财政下达的
“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授权支付
2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商品和服务支出20,000
使用财政拨款资金购进存货,根据发票及入库单,
借:存货——A 材料2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授权支
付20,000
当年发出存货8,000 元,按照领用、发出存货的
实际成本,
借: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8,000
贷:存货——A 材料8,000
年末,收入、支出科目余额结转,在只分析此项
业务情况下,年末结转分录为,
借:财政补助收入20,000 元
贷:财政补助结转20,000 元
借:财政补助结转8,000 元
贷:事业支出——财政拨款支出8,000 元
年末“存货”科目余额12,000 元,因当年未全部
领用存货,只确认支出8,000 元,年末结转后将形成
“财政补助结转”科目余额12,000 元。
下年度领用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未做特别
规定。假定第二年全部领用,领用时分录,
借: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12,000
贷:存货——A 材料12,000
年末结转时分录,
借:财政补助结转12,000 元
贷: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12,000 元
第二年末此项业务“存货”余额为零,“财政补
助结转”与上年贷方余额相抵后也为零。
(二)使用非财政专项资金
仍以上例金额,收到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
得的非财政专项补助收入购进“存货”。
1、行政单位
使用“其他收入”购进“存货”20,000 元,当年发
出8,000元,年末“存货“科目借方余额12,000元,“资
产基金——存货”贷方余额12,000元。同时,此项业
务收支结转后“其他资金结转结余”科目余额为零。
2、事业单位
收到主管部门或上级单位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20,000
贷:上级补助收入——某项目20,000
使用拨款资金购进存货,成本包括价款及价外
费用(税费、运输费、差旅费、保险费等)。
借:存货——A 材料2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
当年发出存货8,000 元,按照领用、发出存货的
实际成本,作会计分录:
借:事业支出——项目支出——非财政专项资
金支出8,000
贷:存货——A 材料8,000
年末,收入、支出科目余额结转,年末结转分录为:
借:上级补助收入——某项目20,000
贷:非财政补助结转20,000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8,000
贷:事业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8,000
年末,“存货”科目余额12,000 元,因当年未全
部领用存货,只确认支出8,000 元,收支结转后形成
“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贷方余额12,000 元。
下年度领用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未做特别
规定。假定第二年全部领用,领用时分录,
借:事业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12,000
贷:存货——A 材料12,000
年末结转时分录,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12,000 元
贷:事业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
12,000 元
第二年末此项业务“存货”余额为零,“非财政
补助结转”也为零。
(三)使用非财政、非专项资金
1、行政单位
“存货”期末余额12,000 元,对应“资产基金
——存货”12000 元。当年此项业务收支结转不形
成结转或结余。
2、事业单位
同上例,“存货”期末余额12,000 元,因使用非
财政非专项资金,收支结转至“事业结余”科目,形
成“事业结余”12,000 元,(假设此单位不是企业所
得税缴纳义务人)。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
结余”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进行结余分
配,假设分配“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4,800
元(假设按40%提取),分配后“非财政补助结余分
配”科目余额7,200 元转入“事业基金”。
下年度领用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未做特别
规定。假定第二年全部领用,领用时分录,
借:事业支出——其他资金支出12,000
贷:存货——A 材料12,000
年末结转,
借:事业结余12,000 元
贷:事业支出——其他资金支出12,000 元
此项业务产生事业结余借方余额12,000 元,反
映为事业亏损。“事业结余”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
分配”科目进行分配,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12,000
贷:事业结余12,000
“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借方余额12,000 元,为
事业亏损,不再分配,全部转入事业基金
借:事业基金12,000
贷: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12,000
第二年末此项业务“存货”余额为零,但事业基
金余额为借方余额4,800 元。此项未弥补事业亏损
因上年度未领用“存货”产生“事业结余”后提取“专
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4,800 元形成。
三、事业单位“存货”跨年度领用会计核算存在
的缺陷
一是当期购进“存货”因当年未全部领用而少
列支出形成的结转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关于“结
转资金”的表述相矛盾。《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二
十八规定“结转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
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
续使用的资金。”在事业单位“存货”会计核算中,实
际存货购进业务发生且款项已全额支付时,从预算
执行角度看,属于已完成的预算项目,但根据目前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核算要求,却使得此项业务因
支出确认跨年度而留有结转,根据资金来源不同,
将分别形成“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转”、
“事业基金”。
二是如果使用非财政非专项的收入购置存货并
形成跨期领用时,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因当年支
出部分确认而形成的“事业结余”或“经营结余”将转
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需要提取“专用基金
——职工福利基金”、“应缴税费——应缴所得税”后
转入“事业基金”科目。显然这部分跨期未领用存货
产生的收支差额将造成专用基金多提及所得税多计
问题。在下年度无新购进存货业务而只有领用上年
剩余库存的情况下,下年度将产生“事业结余”或“经
营结余”借方余额,由于上一年度这部分结余已提取
专用基金或缴纳所得税,“事业基金”余额将不足抵
减而形成借方余额未弥补的事业亏损。
三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货”核算并未对
跨年度领用存货做出专门规定。因“存货”核算的
复杂性,多数事业单位不愿进行“存货”会计核算,
对购进“存货”直接列支出,部分单位通过设立“存
货”台账进行实物管理。
四、改进存货会计核算的建议
(一)对于使用财政补助资金或其他专项资金
购置的存货,因跨期领用形成的“财政补助结转”、
“非财政补助结转”,可通过增设明细来满足核算要
求。即,在“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转”总
账科目下增设“存货结转”明细账,以区别其他结转
明细账,单独管理。
(二)对于使用事业收入、经营收入购进存货,因
跨期领用产生“事业结余”、“经营结余”,在进行结余
分配时,应补充规定“存货”跨期领用产生的结余不
应分配,全额转入“事业基金”,留抵以后年度领用
“存货”产生的“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借方余额。
对以上问题,可参考《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存
货”核算对应“资产基金——存货”方法,通过设置
“流动资产基金——存货”的方法应对跨期问题。
(作者单位:伊犁州财政监督检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