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最新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变化解析与风险控制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上对提高审计质量、提升审计报告信息含量的呼声日趋强烈,同时,我国面临着深刻的经济社会转型期,如何有效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提高公司财务信息可信度,有效防范审计风险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内在要求。
2016年12月,为了适应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满足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日益迫切的要求,财政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审计经验和成果,印发《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等12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新审计报告准则)。新准则发布将会提高审计报告的信息含量,增强其决策相关性;提高审计报告的沟通价值,增强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提高审计质量。与此同时,对注册会计师、上市公司财务部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都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如何快速吃透准则、应对变化成为迫切而重要的问题。
(一)审计准则最新变化概述
·审计准则修订的必要性和现实条件
·审计工作的国际发展趋势与准则趋同
·我国审计准则修订历程及现实作用
·准则修订对企业、注册会计师等带来的影响
(二)新审计报告准则详细解析
·新审计报告准则的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审计事项沟通相关准则详细解析——1504、1151号等
·提升审计报告信息含量相关准则详细解析——1501、1503号等
·强化主体责任、提升审计质量相关准则详细解析——1324号等
(三)新准则执行过程中问题案例分析
·新旧准则对比及实务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新准则执行过程中的重难点
·通过案例提供新准则实施的样板参考
·通过反面案例梳理新准则的现实关注和要求
(四)审计行业价值增值和风险防范
·新审计报告准则修订下的职业道德规范重塑
·审计行业从业人员的新定位和价值增值发现
·实现审计行业从业人员价值增值有效路径
·准则修订背景下的审计风险新认知和有效防范
(五)如何尽快适应、落实新准则修订——结构化研讨
·执行新准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执行新准则过程中的重要关注点
·有效执行新准则的现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