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级会计师考点案例分析真题精讲
甲公司为一家制造类企业,主要生产X、Y两种产品。X、Y两种产品均为标准化产品,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甲公司高度重视战略成本管理方法的运用,拟通过成本领先战略助推企业稳步发展。相关资料如下:
(1)随着业务发展和生产过程的复杂化,甲公司制造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且制造费用的发生与传统成本法采用单一分摊标准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甲公司自2012年以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与管理。
2016年6月,X、Y两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500台和250台,单位直接成本分别为0.4万元和0.6万元。此外X、Y两种产品制造费用的作业成本资料如表3所示:
表3
作业名称
作业成本(万元)
成本动因
作业量
X产品
Y产品
合计
材料整理
200
人工小时
100
60
160
机器运行
400
机器小时
300
100
400
设备维修
100
维修小时
50
50
100
质量检测
150
质检次数
25
25
50
合计
850
-
-
-
-
(2)通过作业成本法的运用,甲公司的成本核算精度大大提高。为此,甲公司决定通过作业成本法与目标成本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成本管理。通过市场调研,甲公司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确定X、Y两种产品的竞争性市场单价分别为1.85万元和1.92万元;单位产品必要利润分别为0.20万元和0.25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1),结合作业成本法,分别计算X、Y两种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并指出作业成本法及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分摊标准的区别。
2.根据资料(2),结合目标成本法,分别计算X、Y两种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并说明甲公司确定竞争性市场价格应综合考虑的因素。
3.根据资料(1)和(2),结合上述要求1和要求2的计算结果,指出甲公司应重点加强哪种产品的成本管控,并说明理由。
【答案】
1.X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
=[100×(200/160)+300×(400/400)+50×(100/100)+25×(150/50)]÷500=1.1(万元)
Y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
=[60×(200/160)+100×(400/400)+50×(100/100)+25×(150/50)]÷250=1.2(万元)
或:
X产品的制造费用
=100×(200/160)+300×(400/400)+50×(100/100)+25×(150/50)=550(万元)
Y产品的制造费用
=60×(200/160)+100×(400/400)+50×(100/100)+25×(150/50)=300(万元)
X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550/500=1.1(万元)
Y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300/250=1.2(万元)
区别:作业成本法下,制造费用根据多种作业动因进行分配;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主要采用单一分摊标准进行分配。
2.X产品单位目标成本=1.85-0.20=1.65(万元)
Y产品单位目标成本=1.92-0.25=1.67(万元)
应综合考虑的因素:客户可接受的价格、主要竞争对手情况、自身目标市场份额。
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任意一项或两项的,得相应分值的一半。
3.甲公司应重点加强Y产品的成本管理。
理由:Y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为1.8万元大于目标成本1.67万元。
X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为1.5万元小于目标成本1.65万元。
考点体现:
(1)作业成本法;
(2)目标成本的设定;
(3)目标成本管理。
考核方式:
(1)计算作业成本法下产品的单位制造费用,并指出与传统成本法下的区别;
(2)计算产品的单位目标成本,并说明确定竞争性市场价格应综合考虑的因素;
(3)结合上述计算结果指出应重点加强哪种产品的成本管控,并说明理由。
答案分析:
1.通过上述3小题的问题,我们了解到高会考试的形式:“计算……,并回答……”、“结合计算结果,根据要求给出结论”。本题还是有一定的综合性的,也就是通过第(3)小题,将前两小题的内容与之结合起来分析。首先要熟悉相关的计算,高会考试中涉及的计算不是很多,一般也是比较简单的计算,例如本题,所以对于这类计算,需要关注。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能够分析出结论,也就是理解计算方法的原理,灵活运用。除此之外,还会穿插考核教材原文的内容,熟悉教材,找对位置作答即可。
2.联系考点我们可以延伸一下:
(1)作业成本法,首先要熟悉作业成本法的计算,其次注意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这个小题提示我们,作业成本法的计算,以及一些有关作业成本法的观点、结论,需要关注。比如,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2)考核的是目标成本的设定,公式和每个变量的相关内容都需要掌握。
(3)考核的是目标成本管理,需要了解成本管理的理念,成本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要低于设定的目标成本,若高于的话,就要采取措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