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内地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大幅增长,
香港上市公司也按照香港联交所的要求自2012 年起编制环境、
社会及管治报告,涉及我国内地在港上市的多家企业。社会责
任报告和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在内容上与综合报告有部分重
叠,分析我国内地和香港企业编制社会责任相关报告的现状有
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我国企业编制综合报告的可行性。
一、内地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现状
(一)编制情况和遵循标准
二十一世纪初期,由于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对社会
责任理念的认识逐渐增强,我国部分企业开始编制企业社会责
2
任报告。2006 年之后的数年间,得益于政府部门、监管机构
和社会团体的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出现大幅度增
长。据统计,2015 年我国境内共发布1600 余份企业社会责任
报告或类似报告。针对中证100 指数成分股2016 年社会责任
报告的分析表明,沪深证券市场中最具市场影响力的大市值公
司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 年100 家
企业中有86 家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我国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所遵循的标准主要是全球报告
倡议组织(GRI)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自
2016 年10 月起更名为《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标准》),其次
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发布的《中
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此外,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
的社会责任指南ISO26000 也是企业参照的标准之一。2006 年
至2009 年期间,我国相关部门较为密集地发布了与企业社会
责任有关的意见和指引,主要包括:一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
员会《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2008 年);
二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社
会责任的意见》(2007 年);三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
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2008 年);四是深
圳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
(2006 年);五是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
3
业社会责任指引》(2009 年)。在上述意见和指引的规范下,
上市企业、国有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
告的数量有所增加,报告编制及披露质量有所提升。
(二)报告内容和主要问题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主要涵盖经济责任、社会责任
和环境责任三大领域。其中经济责任部分包含的信息和数据与
企业的财务报告密切相关,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基本上是非财
务信息,与传统财务报表或年报的联系较少。我国境内发布的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通常不作为年度报告的组成部分,而是单独
的报告,发布日期通常晚于企业年度报告。
我国历年来已经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不少,但在
披露质量上存在一些明显问题,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流于形式,没有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商业模
式和运营活动中;二是“重要性”概念的运用不到位,即企业
应当更好地识别对其利益相关方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将其纳入
报告范围,并采用相关的关键定量指标进行绩效评价;三是由
于编制报告采用的标准多样且无强制规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中描述性内容居多,关键定量指标的总体披露程度不高,不同
行业和不同企业的披露程度差异明显;四是企业侧重于经济责
任披露,环境责任次之,对社会责任的披露不足;五是企业社
会责任报告多采用肯定的、正面的措辞陈述已取得的成果,回
4
避负面信息;六是聘请独立第三方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鉴
证的比例极低,影响了报告的可信度。
在经历数年发展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有望迎来新的
发展机遇期。2015 年9 月,联合国正式通过2030 可持续发展
目标(SDG),这是当前国际发展领域的纲领性文件,核心
内容涵盖经济、社会、环境等三大领域的17 项目标和169 项
具体任务。2016 年9 月,李克强总理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主持
召开“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努力改造我们的世界——中国主
张”座谈会,宣布发布《中国落实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
别方案》。这一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发展很可能对我国的企业
社会责任管理工作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
用。
二、香港上市公司编制环境、社会与管治报告现状
(一)编制情况和遵循标准
2012 年,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环境、社
会及管治报告指引》(ESG 报告指引),鼓励香港上市公司
编制并发布ESG 报告,旨在帮助投资者了解在港上市公司非
财务绩效信息。截至2015 年11 月,94%的恒生指数成分股发
布了ESG 报告。
2015 年12 月,香港联交所发布修订后的ESG 报告指引,
将披露要求从鼓励采用提高至“不披露就解释”,要求所有香
5
港上市公司自2016 年起发布ESG 报告。香港上市公司可以将
ESG 报告登载于其年报中,也可以在其年报发布后三个月内
发布独立的ESG 报告。修订后的ESG 报告指引规范了环境和
社会部分的披露,不包含管治部分内容,该部分内容在上市公
司年度报告的企业管治报告部分披露,且遵循香港联交所上市
规则中的企业管治守则。
(二)报告内容和主要特点
香港ESG 报告指引要求相关披露包括11 个层面,每个层
面涵盖一般披露和关键绩效指标(KPI)两方面内容。其中,
环境范畴包括排放物、资源使用和环境及天然资源3 个层面,
共12 个KPI;社会范畴包括雇佣、健康与安全、发展及培训、
劳工准则、供应链管理、产品责任、反贪污和社区投资8 个层
面,共20 个KPI。这些层面和KPI 基本与全球报告倡议组织
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和披露标准G4 内容相契合。
香港ESG 报告指引的出台和实施,规范了香港上市公司
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实务,包括明确界定的内容范畴和关键
绩效指标体系,使得香港上市公司的ESG 报告具有较高的可
理解性和可比性,对于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和绩效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迄今为止,通过分析香港上市公司发布的2016 年度ESG
报告,可以发现以下特点:一是由于修订后的ESG 指引从发
6
布到生效时间很短,多数上市公司在首次执行指引时以合规为
首要目标,报告内容比较简单,篇幅多在20 页之内;二是将
ESG 报告纳入年报的上市公司多于发布独立ESG 报告的公司;
三是由于ESG 报告中多为环境范畴和社会范畴的非财务信息,
其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和年度报告的联系并不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