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100号——战略管理全文及解读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企业加强战略管理,提高企业战略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根据《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 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配置作出决策和管理的过程。

战略,是指企业从全局考虑做出的长远性的谋划。



第三条 企业战略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包括选择可竞争的经营领域的总体战略、某经营领域具体竞争策略的业务单位战略(也称竞争 战略)和涉及各职能部门的职能战略。

第四条 企业进行战略管理,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标可行原则。战略目标的设定,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 适当的挑战性,使战略目标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实现,并能够使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有效衔接。

(二)资源匹配原则。企业应根据各业务部门与战略目标的匹配 程度进行资源配置。

(三)责任落实原则。企业应将战略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中心 和责任人,构成不同层级彼此相连的战略目标责任圈。




(四)协同管理原则。企业应以实现战略目标为核心,考虑不同



责任中心业务目标之间的有效协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有效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第五条 战略管理领域应用的管理会计工具方法,一般包括战略地图、价值链管理等。

战略管理工具方法,可单独应用,也可综合应用,以加强战略管 理的协同性。







第二章 应用环境



第六条 企业应关注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法律及技术等因素)、产业环境、竞争环境等对其影响长远的外部环境因素,尤其是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外部环境因素,确认企业所面临 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应关注本身的历史及现行战略、资源、能力、核 心竞争力等内部环境因素,确认企业具有的优势和劣势。

第七条 企业一般应设置专门机构或部门,牵头负责战略管理工 作,并与其他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协同制定战略目标,做好战略实施 的部门协调,保障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第八条 企业应建立健全战略管理有关制度及配套的绩效激励制度等,形成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切实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员工 的执行力,推动企业战略的实施。







第三章 应用程序




第九条企业应用战略管理工具方法,一般按照战略分析、战略



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和控制、战略调整等程序进行。 第十条战略分析包括外部环境分析和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进行环境分析时,可应用态势分析法(Strength,Weakness,

Opportunity,Threat,简称SWO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和波士顿矩 阵分析等方法,分析企业的发展机会和竞争力,以及各业务流程在价 值创造中的优势和劣势,并对每一业务流程按照其优势强弱划分等 级,为制定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第十一条 战略制定,是指企业根据确定的愿景、使命和环境分析情况,选择和设定战略目标的过程。

企业可根据对整体目标的保障、对员工积极性的发挥以及企业各部门战略方案的协调等实际需要,选择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上下结 合的方法,制定战略目标。

企业设定战略目标后,各部门需要结合企业战略目标设定本部门 战略目标,并将其具体化为一套关键财务及非财务指标的预测值。为 各关键指标设定的目标(预测)值,应与本企业的可利用资源相匹配, 并有利于执行人积极有效地实现既定目标。

第十二条 战略实施,是指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变成现实的管理过程。

企业应加强战略管控,结合使用战略地图、价值链管理等多种管 理会计工具方法,将战略实施的关键业务流程化,并落实到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中,确保企业高效率和高效益地实现战略目标。




第十三条战略评价和控制,是指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通过



检测战略实施进展情况,评价战略执行效果,审视战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断调整战略举措,以达到预期目标。

企业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战略评价:战略是否适应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战略是否达到有效的资源配

置;战略涉及的风险程度是否可以接受;战略实施的时间和进度是否 恰当。

第十四条 战略调整,是指根据企业情况的发展变化和战略评价 结果,对所制定的战略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战略有效指导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战略调整一般包括调整企业的愿景、长期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及其战略举措等。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五条本指引由财政部负责解释。




【解读一】战略的定义

战略一词的定义被国内外许多的专家进行定义,最初起源于军事领域,中国人很早就有战略的眼光和思想,从字面里面,“战”是竞争,战争;“略”是方法,谋略。后面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和经济活动中。

关于战略的定义非常多,从财政部的应用指引来看,强调的战略管理,是指对企业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配置作出决策和管理的过程。 这里强调了几个层面的东西:

一是战略是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通常,企业的战略决定了公司实现其目标的主要方向,也就是说,战略的本质在于定位,通过与行业、竞争对手和内外部的环境分析,制定差异化定位以一系列与其他公司不同的运营活动,创造出独特而有价值的定位。有了合理的目标,企业才有了前进的方向,不会迷路,才能上下同欲,内外同心,形成合力,而非离心力。除了长远的目标以外,还要和短期的任务,政策这些运营,绩效管理等结合起来,确保能够把战略到战术,从顶层设计到每位员工都能够为共同的方向努力的链接路径,确保公司的控制力和原动力。







二是战略决策和管理的过程。这里有两次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战略管理是一个决策和取舍的过程,简单来说,战略就是一个在竞争中取舍,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第二层意思是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的战略也应该不断改变。




【解读二】战略管理遵循的原则




一是目标可行原则 。这个原则非常重要,这里有几个层面的意思:(1)目标如何制定才合理?一方面应具有前瞻性,且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实现;另一方面应具有适当的挑战性,并能够使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有效衔接。也就是说既要心怀梦想,又要脚踏实地,如果目标过高,实现不了,那只在是做梦而战略目标,如果目标过低,会导致企业资源浪费,无效率,所以制定合理的目标非常关键,可以考虑采用理想的目标还是基本可实现的目标作为一个参考。(2)如何验证目标十分合理?通常,目标需要路径来验证,如果目标有实行的路径,而且路径可行,则目标可行,路径合理则路径合理,也就是说目标的制定受制于路径以及企业的资源。






【案例1】某上市公司如何制定一个“小目标”

某上市公司是一个建筑行业的龙头行业,一直位居行业的老二地位,随着2014年以来,由于宏观环境的变化,行业整体处于回调的趋势,给公司经营带来一定的压力,为改善经营,提高效益,经酷耳财经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诊断,我们在对公司的财务进行全面分析以后,发现其中一个问题是公司的应收账款账期平均为500天左右,平均应收账款大概在100亿元,导致大量资金被客户占用。为此,我们分析了同行业的标杆企业,发现行业的标杆企业应收账款账期基本才300多天,因此,我们建议公司的2016年小目标为缩短账期200天,并为其制定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可实现路径图:






二是资源匹配原则。在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目标是人定的,具有主观性,通常都很乐观,而资源是天定的,具有客观性,如果企业的目标一旦脱离了资源,那对企业可能会带来灭顶之灾,历史上这种案例数不胜数。




【案例2】乐视网生态战略快速成长中的“烦恼”

最近,一直站在舆论风口浪尖上的乐视就遇到了这样的“烦恼”。11月6日,乐视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贾跃亭向全体员工发内部信,称随着战略与业绩的突飞猛进,资金与组织的问题正在凸显,乐视正在经历冰火两重天的考验。

贾跃亭在内部信中所总结的:“LeEco的节奏过快。乐视生态战略第一阶段,以各个子业务线为主、平台业务为辅。但我们蒙眼狂奔、烧钱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全球化战线一下子拉得过长。相对应的是我们的资金和资源其实非常有限。一方面乐视汽车前期投入巨大,陆续花掉100多亿的自有资金,直接导致我个人对LeEco的资金支持不足;另一方面我们的融资能力不强,方式单一、资本结构不合理。结果就是,我们无法把力量集中在一个点上,虽然各位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战役、开创了一片又一片疆土,但粮草供应不及时,后劲已经明显乏力。”

简单来说,就是乐视战略发展太快了,资金有些跟不上。想必这在每一个拥有超前战略的企业家那里都是一直存在的难题,说白了就是企业长期战略需求和资源能力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解决的好与坏决定了企业的健康程度和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