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发展前沿与应用探讨
北国会的校园,太阳光芒四射,纯蓝的天空美丽而清爽,但是也有些高冷,尤其是有风的时候。结合今天学的内部控制,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在大家都热衷于内部控制的时候,内部控制像这天空一样诱惑着我们奔赴的时候,当我们真正需要迎面去感知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内部控制的制度几经修改,却仍存在意外的结果,会计人包括审计人被躺着中枪。我们在碰触到冷风的时候,是否应该静下来深思内部控制的责任和意义,如何能做到内控的有效性和战略实施的考核相结合,是我们迫切需要考虑的。
首先,我们要考虑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什么,内部控制建立在一种互相监督和牵制理论之上。内部控制让人们有了牵制后,减少舞弊的机会,内控就是道路两边的栏杆。我们的责任就是梳理流程,简化流程,明确责任与义务,随时检查,及时修正,并时常检验控制的有效性。
其次,我们要考虑内部控制的意义。中国的内部控制起源在2008年之后,已是国际内控实施半个世纪之后,我们充分利用前人所有的经验以及原则,根据我国的国情及企业的现实情况,梳理符合中国人习惯的管理流程,设置控制点,根据国际国内的经济气候的变化适时调节,才能让内控做得更好。
最后,内部控制像我们自律准则,需要长时的,变化的思维来准备,包括文化,理念,经营,财务,市场等因素,我们要以梳理业务流程为主线,关键控制点为重点,使内部控制的概念显性化,制度表格化,风险导向化来实施内控。
当心中的困惑被老师梳理完之后,内部控制的线条清晰的在脑海有了蓝图,走出教室,天不再高冷,相信,目标与思路更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