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利用财务数据加强企业管理
文 王棣华
企业管理需要许多财务数据,企业财务报表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财务数据,但往往又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收集一些需要的财务数据,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加强企业管理。比如企业差旅费比较高,要加强差旅费管理,就需要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收集差旅费的相关数据,并对其明细项目进行分析,这就可以发现差旅费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再比如企业生产性经营活动带来多大收益?这里的收益不仅仅是利润,还包括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奖金和福利等;金融投资性活动带来多大收益?这些财务数据都需要财务管理部门加强收集和分析,这样提出的财务管理建议才有价值。财务管理部门如果仅仅提供传统的三大财务报表,其财务数据的功能和价值就会受到严重限制。
传统资产负债表可以提供许多财务数据,但我们可以对传统资产负债表提供的财务数据进行调整取得新的需要的财务数据,比如将资产分为经营资产与金融资产,这样就可以取得经营资产与金融资产财务数据。现金在一般情况下是经营资产,一旦投资于金融产品就成为金融资产。经营资产与金融资产的运营效果如何,就可以通过分别计算进行研究。当然也可以将负债分为经营负债与金融负债,分别收集经营负债与金融负债这样的财务数据,考核不同类型负债的财务效益和企业全面经济效益。
其实,管理需要的财务数据还是很多的,在传统财务数据中又不专门提供,这就需要财务人员重新加工、收集,比如企业到底有多少闲置资金?这些闲置资金如何充分利用?利用闲置资金流转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少收益?这些财务数据的收集都需要财务人员重新计算。企业收益可以分为经营收益与金融收益,传统利润表也不分开计算,这也需要财务人员计算、收集。这两部分财务数据分开计算、收集,有助于管理层认清企业财务业绩变化的原因。但是计算经营收益与金融收益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比如财务费用哪些计入经营收益?哪些计入金融收益?就有必要仔细考量。
现在企业财务管理强调“业财融合”、“价值链”管理,企业财务人员要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收集对业务部门有用的财务数据,找到对企业价值增加更有用的财务数据。企业财务人员要学会应用各种管理用信息系统,帮助自己更高效收集有价值的财务数据,提升自己的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管理话语权。企业搞管理会计,其实也是希望通过收集、整理出一些对企业管理更有用的财务数据及非财务数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提供的数据既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数据,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数据。当然,财务管理本身也会产生许多数据,这些数据需要收集加工,变成对管理有用的信息。
企业财务数据的收集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收集相关财务数据。有些财务数据是企业自己的,有些财务数据是其他企业的,收集的方法不一样。有的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财务数据采集表,不断收集相关财务数据,如坏账损失数据、生产用电费和非生产用电费数据、各种保险费用数据等。这为企业加强相关管理提供依据。现在有些企业已经开展了EVA管理,与EVA计算、分析相关的财务数据就需要财务部门完整地加以收集、整理。各种财务分析,又会产生新的财务数据,有些财务数据会很有价值,有的价值不大,财务人员要能够判断其含金量,有重点地去收集新财务数据。
企业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管理实践,要将这些实践所产生的相关财务数据收集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会对未来的管理大有好处。比如企业是要预算好还是不要预算好,不能简单下结论。如果简单下结论,当然是要预算好。但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样。有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就不要预算,需要花钱时,提出书面申请,即时裁决。每次只买当月需要的材料,有时甚至是只买当天需要的材料。即使一次买一吨更便宜,他也只买100公斤。他认为东西一多,用起来就会大手大脚,不知道节约。但手头刚刚好时,就会谨小慎微,发挥出材料的最大价值。即买即用,看上去买贵了,但是能让人们珍惜使用,不多买就不用库存,没有库存就不需要库房,不需要被库存占用资金,不用花费去管理库房,节省的成本更多。所以,经济订货量的计算有时候要比财务教科书上复杂,需要财务人员花点心思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