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知识产权会计信息披露促进企业管理和创新发展
知识产权正在成为对企业发展日益关键的一项重要资产。在科技强国的大环境下,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是企业谋求发展的有效途径。
与此同时,对知识产权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等工作也正在被日益关注和重视。日前,财政部印发了《知识产权相关会计信息披露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
《征求意见稿》),以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相关会计信息披露,促进知识产权运用。
加强管理和创造运用
当前,根据现行有关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通过外购、投资者投入以及企业合并取得的知识产权,其相关会计信息的
披露体现在无形资产之中。企业自行开
要求企业将知识产权单独披露,保障了知识产权在相关披露中“单列”的地位。《征求意见稿》还要求对财务报表具有重要影响的单项无形资产的内容、账面价值和剩余摊销期限予以单独披露。
“这样的强制披露要求将有利于企业对知识产权资产的管理,也有利于向财务报表使用者传递企业的知识产权相关信息。”林传锋表示,这通过向财务报表使用者传递企业的知识产权的信息, 也有助于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对企业形成全面的评价。
自愿披露是亮点
此次印发的《征求意见稿》是对《企业会计准则第6 号——无形资产》(下称《无形资产准则》)的补充,适用于企业按照
《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确认为无形资产的
术企业的研发投入等真实的核心数据准确地向社会披露,竞争对手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取得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对此,《征求意见稿》新增了自愿披露
要求,这被业界认为是一大亮点。
林传锋表示,很多对于企业有重要意义的知识产权,在自行研发时仅仅由于未满足会计准则中资本化条件而未确认为无形资产,例如会计核算中未单独核算研发项目支出,关键时间节点的相关文档不够详细、完整,研发时技术可行性尚不明朗,研发项目未来收益不确定性很大的一些知识产权,如果仅仅以财务报表中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来评价企业,就会显得很不全面。而通过企业自愿披露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一问题。这一自愿披露对企业财务人员的要
求较高。陈唤军表示,知识产权相关会计
信息披露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发知识产权发生的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确认为开发支出,待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后转至无形资产;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
目前,按照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规
知识产权和企业拥有或控制、但由于不满足《无形资产准则》确认条件而未确认为无形资产的重大知识产权的相关会计信息披露。
《征求意见稿》还对知识产权作出了
因为其价值的评估主观性较强,很难达到绝对的公允。
“我最不愿看到的是,有的企业会计人员利用知识产权‘看不到、摸不着’的特性,作为调整报表的手段,人为操纵报表
证监会严查未按期披露年度报告违法行为
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于不满足确认条件而未确认为无形资产的重大知识产权, 相关会计信息披露不足。在实务中,由于大量研发支出计入损益,不少企业账面的知识产权无形资产金额较低,因此在披露时可能会将其并入“其他”而不单独披露。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专业业务合伙人林传锋告诉记者,《征求意见稿》中的强制披露要求,虽然多出自现有会计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披露要求,但其针对知识产权专门提出,相当于
上接第1 版
明确的定义,即“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等客体享有的专有权利。”这一说法来自于《民法总则》对知识产权的定义。
实际上,《征求意见稿》规定的后一类知识产权往往是企业的核心技术,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的意愿往往不太强烈。
青岛海富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陈唤军表示,知识产权就是企业的
“核心技术”,如果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把购置费用、内部研发费用,特别是高新技
数据。”林传锋表示,要做好征求意见稿中对知识产权的披露,企业必须切实做好知识产权会计核算工作,以及对账面上不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的备查记录,这客观上要求企业摸清知识产权的“家底”,促进企业对知识产权的精细化管理。
他进一步表示,选择执行自愿披露要求的企业,则要做好知识产权应用的统计、知识产权对重大交易的影响分析等基础数据工作,这将促进企业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