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现状及对策
——青岛市中小企业发展局 张春蓉、金德庆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粗放型模式还未从根本上转变,社会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正如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所言,我国“工业化的增长模式”已经导致环境“到了难以承受的底线”。企业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环境的主要破坏者,在社会普遍关注环保的今天,我国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的状况不容乐观,滞后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生态经济的打造,上市公司的对环保信息披露应引起社会各方的重视和改进。
一、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现状
目前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情况无论从内容上、方式上还是形式上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上海证券所提供的纺织、石化、塑胶、塑料高度污染行业的79家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提供环保信息的上市公司有53家,占总数的67%;但仍有26家(占总数的33%)上市公司未进行任何环保信息披露,可以想象其他行业的披露状况。因此,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情况不容乐观。
(一)内容上,寥寥几笔带过,极其简单概括,没什么使用价值。中国玻纤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等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形式及内容简表如下表所示。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只有一些文字描述,文字描述也较为简单概括,一般是穿插在公司总体情况的描述中,寥寥几笔带过。在79家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只有五、六家上市公司单独把环境保护信息作为单独的一小部分进行披露。其披露的内容也仅局限于环保战略方面的披露,并没有具体的环保措施,并且只是单独的文字叙述,没有数据支持。
由此可见,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在环保信息披露上内容较少,不能满足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很少有公司系统地对环保的目标、政策、战略、风险等的收益支出、环保对企业财务及其他经营信息产生的影响等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详细的披露。披露的信息非常笼统,缺少实用价值。
五家等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形式及内容简表
1.中国玻纤股份有限公司
(600176) 在董事会工作报告的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回顾中涉及到环保信息,具体内容如下:
公司在九江建设的年产3万吨环保型无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已于2006年6月6日点火投产。项目建设工期160天,总投资3.2亿元,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公司致力于不断技术进步,自主拥有大型无碱池窑、种碱池窑和独家使用玻纤废丝为原料的环保池窑设计和建造技术。
2.黑龙江黑化股份有限公司
(600179)
在董事会报告的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中涉及到环境信息,具体内容:
公司将充分利用国家“十一”五期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支持及黑龙江省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提供的良好宏观环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继续以“做强做大煤化工产业”战略思想指导公司各项工作。发挥公司现有产品优势,结构优势,人才优势,基础优势,在不断做优做强主业的同时,坚持清洁生产、加大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经济的投入,改变增长方式,延伸公司产品链,优化公司的产品结构,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高度统一。
3.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600226)
在董事会报告的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中提到有关环境信息,具体内容如下: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作为农业保障的农药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结构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除草剂和杀菌剂比例过低,杀虫剂比例过高,结构调整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农药将是今后农药市场发展的主旋律。兽药方面,随着国内外对农牧产品残留限制的日益严格,药物饲料添加剂必将受到限制并最终停止使用,治疗性动物抗生素需求必将大幅增长。行业的发展将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2007年年度经营计划中提到: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打造绿色拜克、和谐拜克。
4.江西昌九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00228)
在董事会报告的新年度经营计划中披露有关环境信息,具体内容如下:
2007年,公司将积极转变增长方式,注重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提高效率、减少污染,奋力做强主业,加快发展,力争完成销售收入10亿元,成本费用总额控制在9.71亿元。
在对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及对策措施中披露如下:
公司经营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将提高环保标准,增大公司的生产经营成本。
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公司采取的措施:不断引进环保治理先进技术,提高环保治理水平,使公司在环保的各个方面不断达到新的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
5.内蒙古伊利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600277)
在董事会报告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涉及有关环境信息,披露如下:
公司所属利欣化工分公司在报告期内,受环保因素制约,需要进行技术性改造,导致生产车间的停产,减少了公司硫化碱产品产量。
6.包头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091)
在董事会报告的对公司未来展望中提到环境信息。具体内容:
全面落实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节能、环保,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理念,走规模化、集约化、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
走创新改造、循环治理的道路,促进清洁生产,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工作,使企业节约化、集约性发展。
7.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
(600096)
在合并会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的现金流量表有关项目中披露有关环境信息,具体如下: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排污费、绿化费 1,728,979.84
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环保专项补助 200,000.00
(二)在方式上,无固定模式,基本是在原来财务信息报告模式的基础上,加上环保信息的披露,披露的方式五花八门。根据79家上市公司年报中环保信息披露情况的分析得知,多数上市公司在董事会报告和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环境信息的披露,当然也有少数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和重要事项中进行披露。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的多在“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回顾”和“公司对未来发展的展望”这两部分进行披露。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的涉及到补贴收入、预提费用、专项应付款、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等多个项目。在招股说明书中进行信息披露的主要集中在风险因素及对策、募集资金运用和发行人情况中披露。
(三)形式上,单一形式,基本上是应付了事。大多数上市公司在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时多采用文字表述形式,少有企业进行环保数据的提供,提供的少量环保数据也仅限于环保费、排污费、绿化费等,远不能满足企业内外部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单一的披露形式不仅不利于为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多方面的信息,而且不利于环保信息披露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二、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现状的原因
由于我国在环保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不足,缺乏一个健康的环保披露环境,企业外在的压力不大,因此大多数企业就走过场简单披露或者索性不予披露。
(一)我国环境税法不健全
我国已在环保方面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但在税法中关于环境保护的税种几乎没有,少量涉及到环保的税种也不健全,对环保的调控力度非常有限,环境税法如果不发展必然会制约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力度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上市公司环保信息的披露。
(二)中国证监会关于环保信息披露的准则较少
中国证监会在其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9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的编报规则第12号——公开发行证券的法律意见书和律师工作报告》中明确规定,股票发行人要公布其业务或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要说明发行人是否因环保产生侵权这债、近三年来是否因违反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而被处罚。但上述法规只是对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的发行人提出的要求,证监会对已经上市的上市公司没有提出明确的环保信息披露要求,只是在或有事项的信息披露要求中涉及到部分环境风险的披露。上述法规规定的环保披露的对象也主要是政府部门,而非企业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公众。证监会颁布的关于环保信息的准则较少使我国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尚处于监管不强状态,因此环保信息披露良莠不齐。
(三)我国环境会计基础薄弱
在理论上,我国环境会计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研究和探索之中,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环保信息披露体系,对于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收益、环境支出等确认、计量还缺乏理论支持,理论研究的不全面导致我国环境会计在实务方面进展缓慢。在实践中,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中尚没有关于环保信息的相关准则对环保信息进行规范,环境会计制度建设不健全;没有相应的环境会计准则为指导,仅在或有事项中涉及到部分环境风险的披露,各上市公司的环保信息的确认、计量、披露大部分都由各自的会计人员根据经验和已有的准则进行,因此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的质量不高。此外,从事环境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较少。环境会计是融合了环境学和会计学等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我国目前还没有对此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普通的会计人员缺乏环境学等学科的知识,这也是造成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良莠不齐的原因之一。
三、改善上市公司环保信息的对策建议
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存在着诸多问题,迫切需要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切实引起重视,强化环保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采用适合方法加以改进提高。
(一)健全我国环境税法建设
我国环保税法十分不健全,建议颁布有关环境的税种,通过征税来调节社会资源的流向。具体说来,国家环保总局可以界定一些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污染物,然后增加税种对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征收排放税。
(二)证监会发布准则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
虽然自愿披露是证券市场发展的要求,是改善证券市场信息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但鉴于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情况良莠不齐、动力不足的现状,建议采用强制披露为主、自愿披露为辅的披露做法。待我国环保信息披露发展成熟,强制披露已不必要时,再采用自愿披露的披露方式。目前证监会应该根据环保总局核定的重污染行业立法要求此类上市公司对环保信息进行披露,规范披露的内容、格式、形式等相关内容。在重污染行业实施稳定有序后,再对其他行业进行规范。
为了监管的便利性和环境信息的全面性,证监会应强制上市公司以环境报告书的形式披露环保信息,并严格规定环境报告书的内容格式及披露的时间。环境报告书中首先应包括公司所在行业所面临的环保因素的限制、环保政策的影响、可能环保因素的变化及其影响、公司自身的环保目标、方针、政策、主要污染物及排放量等。此外还要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收益、环境成本、环保财务指标等财务信息。证监会可以参考西方国家的研究以及日本于2000年度发布的环境报告书准则和2005年发布的《环境会计指南》,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报告书披露准则。
(三)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和制度
1、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我国目前的环境会计理论发展还很不成熟,理论不成熟会给实务的发展带来种种障碍,因此应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我国可以在充分考虑国情的情况下借鉴参考国外的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另外,实践也有利于理论的发展,成熟的理论有利于指导我们的环保工作,才能有利于环保信息的披露。
2、制定详细的环境会计准则。我国应尽快制定详细的环境会计准则,把环境会计纳入现行会计系统之中。准则中应对环境会计所涉及到的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收益、环境费用等进行详细的规定。例如环境资产的定义、确认、计量、折旧、报告等相关会计处理,环境负债的定义、确认、计量、偿还的处理、环境成本和环境费用的区分和处理、环境税金等都要在环境会计准则中一一进行规定。现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中涉及到环境信息的相关项目如在建工程、待摊费用、短期借款、其他应交款、预提费用、补贴收入、管理费用、支付的其它与经营有关的现金等确认、计量、报告都要进行规范。
另外,环境会计准则要体现前瞻性,不能单纯的应对目前出现的问题,要尽可能地对实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原则性的指导。会计准则的建立规范,使环境会计信息能够准确统一的进行确认、计量、报告,才有利于环保信息披露的规范,也使披露的环保信息具备可比性和一贯性。
3、加强环境会计人员培养。为了促进环境会计的发展以及环保信息披露的完善,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环境会计知识的专业人才是非常必要的。环境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可以在现有的院校等的会计专业增设环境会计方向,不仅要教授传统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增加诸如环境学、生态学、可持续发展学等相关学科,使其掌握扎实的环境知识和会计知识,还要强调这两大部分的相互融合,培养一批可以从事环境会计工作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在职会计人员环保意识的培养,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使在职会计人员学习相关环境生态知识,逐步加强对环境会计的认识和了解,最终能够结合企业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相关环境会计知识。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要求企业不能只承担经济成本,还要承担环境成本,要积极保护环境,“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重点是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义务和责任”。各方面要重视上市公司环保信息披露的状况,强化上市公司环保意识,规范上市公司环保信息的披露,以实现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