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地方融资平台应加快向国资投资运营公司转型

 周新寰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投融资和项目建设为主营业务,通过投资实业、资产经营管理等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长期承担地方政府融资职能,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投资和建设,也具有较强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特征。目前中央和省级层面都改组组建了一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一些地方融资平台也率先采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形式进行转型升级,并在实践中探索积累经验,为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现实路径。
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建立健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让企业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政府监管部门要按照“管资本为主”的原则出台《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并严格兑现,确保政府与公司界限清晰、权责明确。公司要加快内部机制市场化改革,建立有效的授权经营机制,围绕融资和投资健全全面风险防控体系,加强财务管控,完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及以业绩考核为导向的薪酬激励机制。
聚焦投融资两端发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投融资是关键。要以效益为中心,优选更低成本和充裕的资金来源与更高效率更高回报的投资运营方式,破解资金、资产、产业等结构性矛盾。在产业投资上,要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牢记地方国企国资使命,担当起区域内重大项目融资建设主体和公用事业运营管理主体作用,当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运营的排头兵。
创新融资方式和工具。实现市场化多元融资是平台公司转型的核心。在失去政府信用背书的情况下,要配置好政府和市场资源,注重整合资源产业,做大做实做优资产规模,提升可持续融资能力。要培育多层次、多渠道的可持续市场化融资新机制,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投融资闭环体系,在确保债务风险绿色可控的基础上按需理性融资。一是通过业务重组和资源整合,强化核心业务板块的专业化运作,以企业债券、中期票据、项目收益债、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等融资工具进行融资,实现公司投资运营和自我融资能力的提升。二是通过股权转让、合资合作、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的建设与运营中统筹运用PPP模式。三是积极筹划和设立政府引导型或项目融资型城建发展基金,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发起设立相关产业投资基金。四是探索债转股及投资项目保险资金类永续债权投资计划等新型权益融资工具,置换存量债务,补充权益资本。
强化产业投资与资产运营。按照“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发展、多元化经营”理念,结合公司资源产业基础,聚焦现有实体产业,着力盘活存量物业资产,做优增量资本,做大产业资本,培育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多元业务协同发展大格局,提高投资运营效益,由“资产做大导向”向“投资运营导向”升级。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发力: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板块,通过收购合资等方式加快各类建设资质升级,全面提升工程总承包施工管理能力,为承接EPC、F+EPC业务打下基础;二是资产运营板块,充分发挥区域产业链优势,积极对接市场需求,强化存量物业资产改造与盘活,提升资产经营效益;三是片区开发板块,优选区位优势明显、体量适中的高周转项目,通过股权设置、股权合作实现出表,培育拓展产业地产、房地产等业务;四是基于地方资源禀赋,深挖区域生态、文旅、教育、医疗、农业等优势资源,积极进入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科创产业投资、特色文旅、医联体、教育培训等朝阳产业;五是基于“强强联合、合作共赢”的思路,在资产重组、国企混改及其他形式的资本运作方面争取主动,组装一批符合战略发展方向的优质资源,借力资本带动缩短新业务孵化周期。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主动融入市场竞争,构建开放、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作者单位:湖南省平益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