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层面已经关注到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这是第三方参与在制度上的准备。同时,财政部门人员不足、专业领域局限也需要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这是第三方参与在客观上的需求。
宁波监管局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明确,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文件中提到“必要时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价”。由此可见,国务院层面已经关注到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这是第三方参与在制度上的准备。同时,财政部门人员不足、专业领域局限也需要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这是第三方参与在客观上的需求。
第三方机构参与的相关内涵
第三方机构通常指的是与政府没有隶属关系和直接利益关系,专业上具有权威性的组织。主要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政府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咨询机构等。
第三方参与预算绩效管理是指接受政府委托,根据设定好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财政部门或其他主管部门安排的用于社会管理、公共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经济建设等具有特定用途的财政支出的产出与效果进行综合测量和评价的活动。
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管理的作用
有助于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科学化。第三方机构通常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有完备的人才队伍,在参与绩效管理时能发挥其优势,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的科学化,更好发挥预算绩效管理对经济发展政策制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有助于提升绩效的公信力。财政部门作为资金分配部门,又是绩效评价的评价主体,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和专家有助于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提升公众对绩效管理结果的认可度和公信力。
第三方机构参与的范围与方式
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管理重点是要发挥其专业性,因此在其参与范围上应当包括预算绩效目标管理、预算评审、事前评估、绩效跟踪、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库)建设等。
在绩效目标管理中,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在绩效目标论证评审中进行资料的收集与调研、绩效目标的论证等工作;在绩效跟踪中,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和形成绩效跟踪报告等工作;在绩效评价工作中,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基础报表体系研发、评价数据采集、问卷设计及调查、评价标准制定、实施评价、撰写报告等工作。在第三方机构参与的形式上,宜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入围的第三方机构;在具体委托方面,可以采取全部委托和部分委托的方式。
对第三方机构的管理
为确保委托工作的质量,必须加强对第三方机构参与的管理,并对其执业和履约情况进行追踪回访和监督落实。
一是监督。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选择或者采购第三方机构服务,监督其履约情况,审核服务结果和工作报告;对于在工作中发生的执行障碍、争议、法律风险等情况,及时协商解决。
二是培训。对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给予业务指导和培训,要让第三方机构贯彻委托方的意图。
三是评价。第三方机构完成服务项目后,就其工作情况、服务态度、职业道德、行业规范等事项作出考评。
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管理已成为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措施,未来也将成为绩效管理的“新常态”。如何发挥其专业性、提升其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强监管都是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