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会计师事务所成财务造假主要帮凶?

本报记者 周娜


关键词:陷阱


专家指出,在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中,对于上市公司发布信息的真伪,还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财务报告的审计权交给了会计师,但是会计师又是由上市公司出钱聘请的,这种制度很容易使双方达成利益共谋,会计师事务所是反而成为上市公司财
务造假的主要“帮凶”,共同制造了侵害投资者利益的陷阱。


不可否认,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展开,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利益更多地渗透于股市,因此其信息披露造假有了更迫切的利益冲动,其造假手段也更为复杂、隐蔽。

专家指出,事实上,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猖獗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不独立有关。财务报告的审计权交给了会计师,但是会计师又是由上市公司出钱聘请的,这种制度很容易使双方达成利益共谋,会计师事务所是反而成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帮凶”,共同制造了侵害投资者利益的陷阱。

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合谋”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会计师事务所没有揭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有些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审计中没能发现问题;二是注册会计师本身的水平和能力问题;第三,职业道德问题,也就是说,不愿意揭露出来。这才是当前重大财务舞弊不能被揭示的关键原因。”

而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林义相也指出:“我们不能迷信国际的会计师事务所,不管他是四大也好,五大也好,六大也好,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全世界最大的丑闻里头,基本上都涉及到国际的、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据我所知在中国的职业里,国际上的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几乎没有一家一直以来是清白的,或多或少都卷入了一些丑闻,因此绝不能迷信事务所。”

专家指出,在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中,对于上市公司发布信息的真伪,还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财务报告的审计权交给了会计师,但是会计师又是由上市公司出钱聘请的,这种制度很容易使双方达成利益共谋,会计师事务所是反而成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帮凶”,共同制造了侵害投资者利益的陷阱。

不少业内人士担心,类似于当年湖北板块“绩优股”与湖北立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以及银广夏、三九医药与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猫鼠同道”现象,仍有可能再度上演。

生存残酷事务所恶性竞争严重

作为一个会计学老师,夏草知道实际上自己所做的工作应该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来完成的,因为审计师的职责就是监督上市公司报表真实可信。但夏草告诉记者:“审计师这个行业,也是很尴尬的一个行业,他收上市公司的钱,但是他的本质要揭发上市公司的造假,所以很多审计师的独立性无法保证,因为职业环境不好,你不做别人抢着做,你80万不敢做,人家8万块钱抢过来做。”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肖星指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确实比较严重,但你能说完全是会计师、审计师们道德败坏造成的吗?由于生存环境和各种竞争压力,有些机构为了活下去,就不得不去冒险、违背职业道德去讨好客户。比如一个偏远地区的事务所,不可能来北京做业务,只能面对本地的几家上市公司,还面对诸多竞争对手,一个客户也丢不起,于是客户要求做什么,即使不给钱也得做。

而据深交所综合研究所马永强博士等研究调查,目前我国有会计师事务所将近5000家,执业注册会计师超过50000人,非执业注册会计师超过7万人。而与此相反,眼下我国审计市场的现状则是数量多、规模小,“僧多粥少”。

而以抽样审计方式取代详细审计,也成为近来若干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压缩审计成本而改变工作方法,使用的新手段。

事务所亟待大浪淘沙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重大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是被行业外的人员和机构揭露出来的,如媒体、独立研究机构等。并且与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相比,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所掌握的上市公司内部信息都处于劣势。”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如是说。

据记者了解,像夏草这样,摆脱了与上市公司存在利益链条束缚的独立研究者,目前反而成为市场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以往揭露的一些造假公司,如蓝田、银广夏等,也都是由独立研究者首先发现问题,才最终使其原形毕露的。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像夏草这样的研究者,毕竟不是市场的执法者,如果他们的打假行动得不到证监部门的有效配合,独立研究者和证监部门各说各的话,证监部门无所作为,那么,独立研究者的打假行动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这对造假者无疑是一种放纵,市场监管的效力将大打折扣。

对于如何防止事务所成为上市公司造假“帮凶”的问题,肖星表示,减少事务所的家数似乎是最直接的。这个行业之所以在我国问题严重,是因为市场集中度太低。如果市场份额被一些做大做强的事务所控制,那么事务所就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声誉,那么大的事务所也就不敢轻易冒险而失去这个来之不易的声誉,而小事务所胡作非为会很容易被挤出市场。你看看“四大”(毕马威、普华永道、安永和德勤)在国外已经占据了85%、90%的市场份额,而我国的前十大会计事务所仅占了一点点的市场份额,而且国内的前十大事务所每年都在变。


相关链接:年报造假手法大起底


虚构收入

最严重的财务造假行为,有几种做法,一是白条出库,作销售入账;二是对开发票,确认收入;三是虚开发票,确认收入。如上市公司利用子公司按市场价销售给第三方,确认该子公司销售收入,再由另一公司从第三方手中购回;此外,还有利用阴阳合同虚构收入,如公开合同上注明货款是1亿,但秘密合同上约定实际货款为5000万元,另外5000万元虚挂,这在关联交易中非常普遍。

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

提前确认收入方式,一是在存有重大不确定性时确定收入;二是完工百分比法的不适当运用;三是在仍需提供未来服务时确认收入;四是提前开具销售发票,以美化业绩。如房地产企业,往往将预收账款作销售收入,滥用完工百分比法等。

而推迟确认收入,是将应由本期确认的收入递延到未来期间确认。这种手法一般在企业当前收益较为充裕,而未来收益预计可能减少的情况下时有发生。

转移或递延费用

上市公司为了虚增利润,有些费用根本就不入账,或由母公司承担。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当上市公司经营不理想时,或者调低上市公司应交纳的费用标准,或者承担上市公司的相关费用,甚至将以前年度已交纳的费用退回。

而递延费用则可将研究发展支出列为递延资产;或将广告费、修缮维护费或试车失败损失等递延。在新建工厂实际已投入运营时仍按未完工投入使用状态进行会计核算。此举可调增利润。

制造非经常性损益事项

资产处置损益、临时性获得的补贴收入、新股申购冻结资金利息等的非经常性损益,虽然也是公司利润总额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它不具备长期性和稳定性,因而对利润的影响是暂时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特殊性质,为公司管理盈利提供了机会,特别应关注的是,有些非经常性损益本身就是虚列的。

虚增资产和漏列负债

多计存货价值,对存货成本或评价故意计算错误以增加存货价值,从而降低销售成本,增加营业利益;或虚列存货,以隐瞒存货减少的事实;此外还有多计应收帐款、多计固定资产以及漏列负债等。

资产重组

许多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秘诀便在于资产重组。通过不等价的资产置换,为上市公司输送利润,目前仍然是利润操纵的主要手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