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广播电视单位如何实现绩效成本预算管理

 当下 ,广播电视单位推进基于成本 效益分析的绩效预算管理改革 ,全面实 施绩效管理 ,有利于节约有限的资金 ,切 实提高资金利用率 ,最大限度发挥资金 的使用效益 。
从全成本口径出发 ,根据广播电视 业务性质 、作业流程以及日常工作需要 , 将成本分成节目制作成本和播控平台成 本 ,其中 ,播控平台中包含播出平台 、节 目管理平台和服务平台 。
直接成本是制作平台成本 ,间接成 本是播控平台成本 ,经对两大平台成本 测算发现 ,节目制作平台成本占总成本 77% ,节目播出平台成本占总成本23% 。
三种模式
一是所有栏目统一标准管理。
根据成本测算的内容 ,测算出广播 电视节目播控平台成本占总成本 23% 。 即每一个栏(节)目立项时除制作机房 、 演播室 、拍摄费 、策划费 、演出费及人员 费用等可直接计量的成本外 ,还要加上 23%的间接成本 ,设定经济效益考核指标 时 ,指标值应当为包含间接成本在内的 全成本 。
所有栏(节)目统一管理的优势是标 准统一 ,执行程序简单 ;劣势在于作为具 有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 ,不是所有节目 都适合用经济效益指标去考核 ,在很多 栏(节)目中 ,社会效益指标才是首要 的 。这些栏(节)目在面对统一的经济指 标时 ,可能会完成度较低 ,让绩效指标成 为一纸空谈 。
二是按节目制作中心的资源占用率 分类管理。
在成本测算中 ,将播控平台费用按 照不同要素占比分摊到各中心后 ,按中 心的资源占用率分类管理的预算模式 中 ,在设定经济效益指标时 ,不再具体到 每一个项目 ,而是将节目中心作为考核 主体 ,根据资源占有率的不同设立不同 的考核指标 。
此种预算管理方式优势在于将各中 心作为考核主体 ,可相对简化考核流程 , 一个中心一个比例 ,中心内部可按照自 己的方式自由调控栏(节)目的利润率 。 劣势在于上星频道和地面频道的差异过 大 ,实际执行困难 ,由于属性产生的成本 如落地费用 、电视剧费用等是否应当核 减 ,如果核减应当按什么比例核减需要 更加深入和专业的探讨 ,进而又带来核 减之后成本的归属等新问题 。
三是按栏目性质分类管理。
按栏目性质进行绩效预算管理是将 栏(节)目进行公益属性的评定 ,根据属 性强弱调整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 标 。 通常公益属性越强 ,社会效益指标 越高 ;反之 ,则经济效益指标越高 。
按照公益属性强弱将栏(节)目分类 管理的方式 ,优势在于更加现实合理 ,纯 公益性质的栏(节)目不设经济效益指 标 ,由财政补助资金覆盖经济成本 ,偏市 场化的项目 ,承担比平均更高的经济指 标要求 。让公益归公益 ,市场归市场 ,市 场化的内容生产要向市场要效益 。 劣势 在于栏(节)目性质界定较为困难 ,公益 属性需要更加专业和具体的指标进行评 定 ,偏市场化的经济指标也需要按照层 级进行更加具体的分类 ,因此 ,执行这种 管理方式的前序工作更为繁杂 。
成本绩效预算管理促提质增效
预算管理是一个闭环 ,从开始到结 束 ,绩效管理 、成本核算应当始终贯穿其 编制 、监督 、控制与考核的各个环节 。
从以上分析来看 ,任何一种模式均 有利有弊 ,应从节目制作播出的全过程 的整体来看 ,节目制作平台和节目播出 平台既相互独立又必须统一 。 要实现自 身健康的循环 ,必须将“制”与“播”同时 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
绩效成本预算管理模式将“制”与 “播”两个平台以成本的方式更加清晰地 展示出来,尤其是让播出成本得以量化考 核,即将播出成本按播出时间制定出标准 定额成本,和节目的直接成本一起构成完 全成本,进而核算出各个节目的利润绩效 贡献,纳入绩效工资考核体系, 与个人收入 挂钩, 真正推动绩效预算管理的有效执 行 。这也是提高资金利用率,把成本绩效 预算管理根植融入节目制作与创新领域, 精细化管理 ,提质增效 ,以吸引各类社会 资本进入节目制作与创新领域,为广播电 视事业产业的发展从源头上引入更多“活 水”,打开新的资金来源渠道, 实现可持 续发展的新途径 。
(作者单位:北京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