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

 ■ 唐雪芳/文 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缺失与 错误问题。
首先,将系统中存在错误的资产信 息进行认真核实与修改,而对于系统中 缺失的资产数据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 析。对于确实无法找回的数据,应当认 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防止以后出现 类似情况;对于可以核实、补充的缺失数 据,应当准确地予以补充,以便打好数据 基础。其次,更加严格地明确相关人员 的责任并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以便相 关责任人更好履行自身职责。
注重动态监管能力建设
各地要从基础管理、数据管理与应 用、流程管理与监督检查等方面对行政 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信息化管理进行规 定,夯实管理基础,力求逐步实现国有资 产的动态管理。
充分考虑行政事业单位的个性化需 求,在统一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和数据接 口标准基础上,允许各单位自建资产管 理系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管效 能。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管与财政部 门外部监管相结合,通过联网、系统对接 等方式实现资产信息数据的全面、实时 共享。
如此既能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 的资产管理要求,也能满足财政部门 的外部资产管理要求,提高动态监管 能力,进而建立起完整的行政事业性国 有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动态监管体系。
注重加强数据的综合应用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属于财政 工作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涉及资产的 配置预算管理、政府采购以及日常管理 等诸多方面。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 的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决算管理、政府 采购等方面均需要相关单位的资产数据 资料。要做好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与财 务、预算、决算、政府采购和非税收入管 理系统等的对接以及单位资产系统与单 位其他系统的对接。
在数据应用上,各地财政部门在审 核预算决算、决策时应当以财政资产系 统数据为基础。各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 预算、决算,执行政府采购以及进行财务 核算时,要以资产系统中的数据为基础, 实现信息化数据的综合应用。
在信息技术 飞速 发展 的今 天,行 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是发 展的必然。各地应借鉴先进地区行政 事业性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的经验, 着力提高数据质量,加强动态监管能 力建设,推进 数据 的 综合 应 用,进 一 步提高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 水平。
(作者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第44 期中青 1 班学员,广西来宾市财政局党 组书记、局长)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行政 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逐渐由传统方式 向信息化方式转变。
信息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国有资产 管理方式,在数据采集储存、数据分析应 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提高我国行政 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但在推进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中,各地仍然存在数据质量不高、动态监 管能力不强、数据综合应用欠缺等问题。
注重信息化系统数据质量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的数据是进行国有资产配置情况、使用 情况、出租出借情况、资产处置以及资产 收益情况等一系列动态记录的基础,必 须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各地 财政部门应继续努力解决行政事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