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指对科研经费 的拨付、支出、日常核算和结算等进行审 核与管理的过程,但科研经费管理正面 临着很大风险,具体可分为环境风险、制 度风险、信息风险、过程风险和道德风险 五大类别。
五大风险
环境风险,即外部环境对科研经费 管理目标实现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包 括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变化、社会风 气的影响等。
制度风险,即各级各类科研经费管 理制度对科研经费管理目标实现产生影 响的不确定性,包括制度的时效性、科学 性、可操作性与完整度。
信息风险,即与科研经费相关的信 息系统对科研经费管理目标实现产生影 响的不确定性,包括科研经费管理信息 沟通机制的通畅与否、信息系统有无故 障或中断等。
过程风险,即科研经费管理过程特 点对科研经费管理目标实现产生影响的 不确定性。
道德风险,即高校科研人员或科研 管理人员的道德对科研经费管理目标实 现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
六种对策予以防范
笔者认为,对此,应采取以下6 种对 策予以防范:
一是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高校 要切实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积极倡 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文化,不断 凝聚优良的师风学风,充分发挥文化育 人功能,着力提升科研人员的道德修养。
二是健全科研经费管理机制。高校 应制定完善项目预算调剂、间接费用统筹 使用、劳务费分配管理、结余资金使用、教 学科研差旅会议管理、横向项目经费管 理、内部信息公开公示等管理办法。
要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责任到人”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推行 “学校、院系、项目课题组”3级科研经费 内部控制,合理确定科研、财务、人事、资 产、审计、监察等部门的责任和权限,完 善内部控制和监督约束机制,确保经费 使用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的有效行使。
要坚持“放管服”结合,进一步加强 内控、规范流程、改进服务,促进形成充 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为科研 人员潜心研究营造良好环境,充分调动 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广大科研人员 的创新创造活力。
三是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高校 要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教育培训、政策解 读,通过制定行为手册或服务指南将科 研道德价值和科研管理制度或规范性文 件让全校科研人员知悉,及时通报有关 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违纪违法案例;坚 持正面教育与案例教育相结合,引导科 研人员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项目负责人应主动学习掌握相关政 策法规,提升自我规范科研活动经济行 为的主动性。加强对科研管理人员、财 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履职能力,完善管 理机制、优化管理流程、改进管理方式, 加强预算审核把关,规范财务支出行为, 强化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保障资金使用 安全、规范、有效。
四是加强科研试剂耗材管理。高校 要及时对定点采购执行情况、教学科研材 料采购管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 分析,并参考借鉴其他高校的先进经验和 做法,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既能满足教学 科研实际需求、又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科 研用试剂与耗材的采购、验收和定期盘点 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统一的教学科研耗 材采购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科研用 试剂、耗材的管理。加强对所有试剂、耗 材的验收,设置入库单和出库单登记。
五是推进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高 校要适应科研管理的需求,积极探索对 现有科研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系统进行 功能拓展和完善,建立科研、财务部门和 项目负责人共享的信息平台,充分利用 信息化手段,优化科研经费申请、拨付、 支出、日常核算、结算和审核等环节的衔 接与流转,提高科研经费信息透明度,提 升科研经费管理与使用效率。
六是加大监督检查问责力度。高校 科研管理部门、财务处、监察审计处等职 能部门要认真履行对本单位科研行为的 监管责任,进一步加强对项目执行、经费 使用等情况的指导和监管,特别要加强对 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监督检查,强化风 险意识,加强预警和防范,提高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