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探索

 自 2018 年 9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 院出台《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 意见》(下称《意见》)以来,一系列关于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配套政策陆续出 台,各级财政部门及行政事业单位进行 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
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难点
建设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是提 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内在要求,也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提升 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
笔者从基层单位实务层面的视角 分析,难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基层单位仍 停留在财务工作层面,缺乏单位领导层 和业务部门的重视,部分单位甚至仅是 应付财政部门编制预算的要求,没有实 质性开展工作。
二是操作存在困难。 虽然省级财 政部门出台预算绩效指标库,部分省份 的指标库指标数量上万,但都是从宏观 政策层面出发,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具体 单位时缺乏操作性。 由于很难设定具 体的指标,许多以绩效评价为基础的排 名都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主管部门汇 总整体绩效时,在指标的可比性、可靠 性、可量化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困难,汇 总出来的结果很难反映真实的绩效。
三是工作缺少抓手。在基层单位 内部,由于财务部门不同于财政部门, 很难实现根据预算绩效的评价结果分 配各类资金,也无法对资金使用效益低 的业务部门问责,缺少“ 无效必问责”的 抓手。
四是工作成本较高。在基层单位,
■ 燕丽征/文

自 2018 年 9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 院出台《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 意见》(下称《意见》)以来,一系列关于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配套政策陆续出 台,各级财政部门及行政事业单位进行 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
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难点
建设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是提 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内在要求,也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提升 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
笔者从基层单位实务层面的视角 分析,难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基层单位仍 停留在财务工作层面,缺乏单位领导层 和业务部门的重视,部分单位甚至仅是 应付财政部门编制预算的要求,没有实 质性开展工作。
二是操作存在困难。 虽然省级财 政部门出台预算绩效指标库,部分省份 的指标库指标数量上万,但都是从宏观 政策层面出发,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具体 单位时缺乏操作性。 由于很难设定具 体的指标,许多以绩效评价为基础的排 名都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主管部门汇 总整体绩效时,在指标的可比性、可靠 性、可量化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困难,汇 总出来的结果很难反映真实的绩效。
三是工作缺少抓手。在基层单位 内部,由于财务部门不同于财政部门, 很难实现根据预算绩效的评价结果分 配各类资金,也无法对资金使用效益低 的业务部门问责,缺少“ 无效必问责”的 抓手。
四是工作成本较高。在基层单位,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几乎完全属于财务 部门的工作内容。财务部门面临繁重 的工作任务,在无法增设机构和增加人 员的情况下,依靠财务部门自身去开展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缺乏基础的保障。 聘请第三方中介结构、信息化系统建设 等方面,都需要较高成本。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践
笔者所在的高校是中央与地方共 建的陕西省“ 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是我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装备制造、 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 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作为省属地 方高校,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在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取得一定成效。
全员形成共识。
笔者单位开展此项工作时,一是将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学校党委的重 要工作来推动;二是结合学校面临的经 费不足的困难,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作 为解决经费不足的主要方式,并将其上 升为影响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因素,在 校内广为宣传,增强全校师生的绩效意 识;三是坚持“ 业财融合 ”的思路,与所 有基层部门一对一研讨指标库建设,让 全校业务部门参与全面预算绩效管理 工作,让设计的指标更贴近业务实际, 更具操作性。
建设具有明显特色指标库。
指标库建设是全面预算绩效管理 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改变过去指标设 置随意、定性与定量指标不均衡、与工 作结合度不高的难题,学校初步建成具 有明显行业特色的指标库,共收集符合 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指标 300 余个, 并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进行调整。 在建设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思路: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 署,在指标设置时将反“ 四唯 ”、 立德 树 人 、课 程 思 政 、乡 村 振 兴 等 思 路 融 入指标体系。
二是紧紧围绕上级主管部门的预 算 绩 效 考 核 指 标 ,将 指 标 分 为“ 核 心 指标 ”和“关注指标 ”, 将影响单位拨 款和高质量发展的指标设定为“核心 指标 ”, 涉及该指标的单位必须填报, 其他指标设定为“关注指标 ”, 在填报 时单位可自行选择。
三是结合财政管理和高校发展实 际,将过“ 紧日子 ”、“ 自筹经费增长 ” 等方面纳入指标体系,借助全面预算 绩效管理,有针对性地解决学校财务 管理过程中的难题。
因地制宜开展评价。
在设计绩效评价时充分结合高校 各类业务的个别性和差异性,在覆盖所 有预算资金的前提下,重点保证绩效信 息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定量与定性指 标相结合,做到“ 可比较、可监测、可评 价”。
在开展绩效评价时,根据成本效益 原则,重点围绕“ 关系学校发展、资金量 大、师生关注度高、新增专项”这四类专 项资金进行评价,主要指以下方面:
一是围绕影响学校办学水平的核 心指标,如学科评估、专业建设、毕业生 就业率、科技成果转化、师资队伍建设 等方面。
二是针对资金总额超过一定数额 的 专 项 开 展 评价 。 由 于其 占 用 资 金 量大,对其进行评价更能发现资金使 用过程中的不足。
三是师生关注度高的校园环境改 造、教室宿舍维修改造等方面。
四是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对新 增的专项资金进行评价。
加强成果运用。
在成果运用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在预算、决算公开的基础上, 将以上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结果在单 位内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师生的监 督。
二是在安排年度预算时与评价结 果挂钩,对评价结果不好的专项减少经 费支持,作为过“ 紧日子”的措施之一。
三是将评价结果作为单位内部考 核的重要依据,在内部考核时供考评部 门和人员参考。
三点体会
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公共需求刚 性增长的情况下,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 理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在基层单位实务工作中,有一 些体会,总结为如下方面:
关键在人。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不 能简单通过“一把手 ”工程或者制定办 法予以推行,一定要在单位内部形成全 员参与的氛围,让绩效的理念融入每一 个职工脑海中,形成人人、事事都“ 问 效”的良好局面。
重点在事。开展全面预算绩效管 理,一定要坚持“业财融合 ”。 预算绩 效要与单位的业务相结合,在“全面” 的基础上,围绕制约单位发展的重点 事,即 重 点 业 务、重大专项开展绩效 评价。
成果在效。“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 责 ”,开展绩效评价重点应围绕资金的 使用效益,通过公开、问责等多种手段, 推动单位资金聚力增效,提高行政事业 单位公共服务供给质量。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