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翟梓琪
为充分体现财政预算改革新要求, 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相关 性、可比性和及时性,财政部于 2017 年 10 月发布《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 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合伙 人张俊杰表示,构建“ 财务会计和预算 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会计核算 模式,不同程度地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 管理赋能,可以有效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工作。
抓准重点 找到难点
张俊杰表示,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双面现象, 也就是说,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 统一和协同效应不容易实现。
“ 以财政部门内部的预算管理来 说,预算的审批及执行工作与绩效管理 工作的统一协调存在一定难度。 同时, 预算部门内部的预算编制与绩效评价 结果相互衔接比较难。”张俊杰说,选聘 专业胜任能力强的优质第三方服务机 构及建立评价标准体系和指标库体系 等工作,由于诸多方面的困难,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通过绩效管理实现强化 预算管理的作用。
张俊杰认为,造成当前绩效评价工 作存在难点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是预算绩效管理专业技术支撑 度不够。 目前,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 “一体化”的专业管理体系尚未建立。 二是单位财务会计人员的绩效管 理相关专业知识较为欠缺。大部分地 区和预算部门(单位)及第三方专业机 构的相关人员,专业知识和职业胜任能 力储备不足。
三是预算绩效管理有关政策制度 缺失,导致法规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
四是由于预算绩效管理专业知识 和技能的宣传培训不到位,专业学科体 系建设几乎处于空白。
“抓准预算管理绩效工作的重点, 找准开展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关注问 题易出点,高效解决问题痛点,才能更 进一步推动绩效评价工作,实现高质量 发展。”张俊杰说。
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
“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 相互衔接 ”的会计核算模式,对于完善 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具有新助力作用。
张俊杰解释,适度分离是指通过 “ 双功能 ”“ 双基础 ”“ 双报告 ”的管理 模式,适度分离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 功能、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功能 。 而 相互衔接是指同一会计核算系统中, 预算会计要素和财务会计要素相互 协调。
他表示,适度分离能够更为全面地 反映会计主体的预算执行信息和财务 信息。另一方面,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 相互补充衔接,对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 现金进行“ 平行记账”,财务报表与预算 会计报表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共同反映 会计主体的预算执行信息和财务信息。 张俊杰认为,新的会计核算模式, 对于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会形成两 个方面的助力作用。
一方面,从实施“ 全过程预算绩效 管理链条 ”来说,预算绩效评估管理可 参照会计核算的丰富资料;在预算绩效 目标管理中以及预算绩效运行“双监 控 ”过程中,会计核算的“ 留痕留迹 ”为 绩效目标“ 可审可控”奠定了基础;在预 算绩效评价与评价结果反馈应用过程 中,会计核算资料既是形成绩效评价历 史标准的基础数据,又是评价及其结果 反馈应用的主要资料来源。
另一方面,从实施“ 全方位的预算 绩效管理格局”和“ 全覆盖预算绩效管 理体系 ”看,新的会计核算模式、新出 台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通过实施与 贯彻执行,初步取得扩大资产负债核 算范围、强化财务会计的功能、优化预 算会计的核算、完善报表体系和结构 等多项成果,并在公共资产管理、政府 债务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等相关环节 不同程度地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赋能。
建立标准体系
会计信息系统是预算绩效管理系 统的重要基础,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 与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高度耦合、相互协 同,才能有效服务于预算绩效管理。
“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过 程中,具体到各个地区或预算部门可能 会面临的主要难点是如何将‘碎片式管 理’转化为‘系统性管控 ’。 ”张俊杰表 示,对于一个地区或一个预算部门(单 位)是否建立起“ 全方位”“ 全过程 ”“全 覆盖 ”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是能 否做到“ 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大 幅度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 果的关键所在。
张俊杰认为,以各级预算部门为 例,应当从三个方面构建会计视角下的 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第一,建立“ 业财融合”的预算绩效 管理组织体系,即在预算部门绩效管理 组织框架下,建立以财务会计部门为中 心,与各个预算绩效管理相关业务部门 职能相互衔接的组织形式,实现职能上 的相互融合。
第二,建立“3+N”的制度体系,即在 预算部门单位管理决策层面、单位执行 层面和项目实施层面建立预算绩效管 理制度,N项制度是指按照“全方位”“全 过程”“ 全覆盖 ”建立相应的业务制度、 专业标准、指标库、第三方评价机构管 理办法,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若干个管 理制度。
第三,通过建立健全预算单位的内 部控制体系,通过实施预算业务、资金 收支、资产管理、采购管理、建设项目管 理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合理保证各项业 务合法合规,保障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和 各项资产安全完整及使用有效,从而全 面实现本部门确定的预算绩效管理目 标。在确定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过程中, 注意的关键点是如何形成制度制定和 制度执行的协同效应,要努力提升制度 的耦合效果,防止出现制度真空或制度 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