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 次会议日前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审计法 的决定。新审计法将从 2022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这是我国审计事业发展进程中的 一件大事。”审计署审计科研所所长、中 国审计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江 华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表 示,审计法的修正有利于更加全面贯彻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决 策部署,有利于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有利于审计机关依法全面履行审计 监督职责,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 量,防范审计风险,推动新时代审计工 作高质量发展。
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 审计监督体系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秦荣生对 记者表示,审计法的修正为构建集中统 一、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打下了法 理基础。
审计法是审计领域的基础法律,制 定于 1994 年,2006 年作了第一次修正, 此次是第二次修正。
“这是一次‘适中’的修改。”姜江华 说。作为一名审计科研工作者,姜江华 参与了审计法修改过程中的部分调研 工作。
今年 7 月以来,他先后 3 次参加由 中国法学会,全国人大法工委、财经委 等组织召开的研讨会和修正评估会,见 证了审计法的修正进程。姜江华表示, 新审计法在保持原审计法框架结构和 基本内容不变的基础上,主要在健全审 计监督机制、完善审计监督职责、优化 审计监督手段、规范审计监督行为、强 化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加强审计机关自 身建设等六个方面作了修改。
秦荣生表示,新审计法能更好地发 挥国家审计在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主导 作用,构建以国家审计为主体的审计监 督体系。
“国家审计机关应当对被审计单位 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调动内部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 力。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单位依法属 于国家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国家 审计机关按照国务院规定,有权对该社 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进行 核查,调动社会审计的力量,推进审计 全覆盖。”秦荣生说。
内部审计、社会审计被加强
值得关注的是,新审计法将原审计 法第十二条改为第十三条,同时增加一 款作为第二款:“审计机关根据工作需 要,可以聘请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 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工作。”
此外,新审计法将原审计法第二十 九条改为第三十二条,修改内容为:“被 审计单位应当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 领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 审计制度。 审计机关应当对被审计单 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 督。”
对此,安永北京主管合伙人兼大 中华区政府及基础设施市场主管合伙 人杨淑娟对记者表示,为更好发挥内 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作用,审计机关 需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 指导、监督以及管理 。 比如,加强内 部审计的职能,使内部审计不成为一 个虚职,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监管作 用,提升经济效率和内部管控;组织 好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建设一支思想 水平和业务素质高的审计干部队伍, 增 强 新 形 势 下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 同时,应注重发挥社会审计的积 极作用,充分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等社 会审计机构的专业经验,服务更为广 泛的适应业务发展需要的审计咨询 项目,规范中介机构及社会审计的选 聘制度,引进高水平中介机构,提高 社会整体审计质量。
内部审计作为实现审计全覆盖的 重要力量之一,杨淑娟认为,应当有效 运用内部审计成果,实现国家审计与 内部审计优势互补,有效提升审计全 覆盖的质量。她解释说,内部审计作 为单位经济决策科学化、内部管理规 范化、风险防控常态化的重要制度设 计和自我约束机制,其工作越有效,单 位出现违法违规问题和绩效低下问题 的可能性就越小,国家审计监督的综 合效能也就越高。
提高效率 审计监督手段得到优化
审计法的此次修正是审计工作不 断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标志和根本保 证,更是党和国家对审计工作越来越 重视的体现。其中,优化审计监督手 段也是新审计法的一大亮点。
姜江华表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 个方面。
一是调整审计机关要求提供资料 的范围。为保障审计机关有效履行审 计监督职责,新审计法将与财政收支、 财务收支有关的业务、管理等资料纳 入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 资料的范围。 同时,增加了被审计单 位负责人对本单位提供资料及时性负 责的要求,赋予了被审计单位配合审 计机关对资料分析情况进行核实的 义务。
二是调整审计机关检查权的范 围。为与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单 位提供资料的范围相适应,并加强对 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监督,新审计 法将原审计法第三十二条修改为:“审 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检查被审计 单位的财务、会计资料以及与财政收 支、财务收支有关的业务、管理等资料 和资产,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信息系 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被审计 单位不得拒绝。”
三是赋予审计机关获取国家政务 信息系统和数据共享平台数据的权 力。为充分发挥国家政务信息系统和 数据共享平台的作用,新审计法规定 国家政务信息系统和数据共享平台应 当按照规定向审计机关开放。
杨淑娟认为,数字化审计可以解 决被审计单位规模大、系统复杂、数据 量大、审计和配合审计工作量大等难 题。 同时,也可固化沉淀各个行业的 审计经验,是知识和经验持续积累的 过程,拓展审计分析的广度和深度,能 提升审计质量、更好防范风险。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使用技术 改变审计服务交付方式,将重复工作 标准化并将其进一步运用新兴技术实 现自动化是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的必 经之路。”杨淑娟说。
四是完善审计机关查询存款权。 新审计法明确,审计机关有证据证明 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将公款转入 其他单位、个人在金融机构账户的,经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主要负责 人批准,有权查询有关单位、个人在金 融机构与审计事项相关的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