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以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提升高校财务水平

 近年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对于 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深入开 展财务工作的前提。
“目前,在信息科技的助力下,政府会计改革 成果对预算绩效管理已经形成有力的支撑。随着 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高校的财务管理也发 生巨大的变化。要进一步提升高校预算管理水 平,全面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尤为关键。”全国 高端会计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财务处副处长苑 雪芳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说。
找准新难题 寻找新思路
在苑雪芳看来,对于我国高校而言,进一步 探索推进财务职能转型,更多地发挥管理会计 功能,推动学校财务工作从“核算型”“服务保障 型”向“管理型”“决策支持型”转变,是高校当前 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苑雪芳表示,当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存在 两个方面的难点。
一方面,当前预算绩效目标与单位的战略 目标脱节。
首先,单位的经费预算与自身发展战略的 契合度不高,部门预算由财务部门牵头编制,难 以对学校的战略目标形成有力支撑。
校内预算则通常通过自下而上的数据报送 和归集来完成,容易忽视对相应事项的现实必 要性和客观可行性的审核,以及其与学校整体 发展战略的契合度,因而,经费预算与整体战略 规划往往出现断层,无法科学分解和有效落实 高校整体战略。
其次,经费预算中基本运行预算与各专项经费 预算之间相对独立,经费渠道、核定方式等均不一 致,归口部门各自为战,无法形成有效的战略协同。
另一方面,绩效评价结果难以与预算分配 挂钩。 目前,部门预算分配和校内预算分配均 已与预算执行率挂钩,但未与绩效评价结果挂 钩。 究其原因,目前的绩效评价指标还未实现 横向可比,比如各单位可以从指标库中自行选 取个性指标,使得各单位的绩效指标不统一,此 外存在大量定性指标,指标横向不可比就不能 作为预算分配的依据。
苑雪芳认为,目前的绩效评价多为绩效自 评,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均无法 保证,而评价结果不可靠就不宜作为预算分配 的依据。
当前,特别是在企业不断探索推进业财融合 的大背景下,推动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业务活动与 财务活动有机融合,整合优化学校业务流程,将财 务管理和服务关口前移,将财务治理触角深入业 务前端,逐步提升财务统筹协同能力,已经是不得 不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苑雪芳表示,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在持续推 进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能发挥二者的 协同效应,也许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发挥积极作用 实现一体化发展
“目前,由于积极推动落实高校绩效管理工 作,预算绩效的管理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苑雪 芳向记者介绍,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改变了高 校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尤其是领导层的工作 思路,打破以往固有思维,淡化预算执行概念, 强化成本费用概念和绩效管理理念。
除此之外,苑雪芳认为,建立健全的预算绩 效管理系统对促进预算绩效管理落地起到积极 作用。
据了解,政府会计改革建立科学的确认和 计量标准,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满足高校的财务 管理需求,而且能够提供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 成为高校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
“从经济性的角度真实、量化地反映出资金 使用效率,在提高绩效评价结果可靠性的同时, 实现绩效目标的横纵向可比,为预算绩效管理 的有效实施提供重要保证。”她说。
“通过将预算管理系统和政府会计核算系统 对接,预算管理系统和绩效管理系统对接,实现3 个系统的一体化发展。”苑雪芳认为,要通过3个 方面互相融合,促成长期稳定的良性互动发展。
她告诉记者,经过审核的经济事项,按照报 销预算分项与会计科目的对照关系,自动生成 记账凭证,实现预算管理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 的一体化;通过嵌入预算绩效指标,自动评价预 算完成情况,并反馈到绩效管理系统,按照既定 方案核定预算绩效,实现预算管理系统和绩效 管理系统的一体化;通过内置系统的预算执行 模板,自动完成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对预算执行 缓慢的项目进行预警,以使学校及时做出预算 调整和统筹,从而保证预算执行率,提高资金使 用效率。
在此基础上,苑雪芳认为,将预算绩效管理 和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融入到学校日常经济业 务活动中,将财务管理系统(包括预算管理系统、 会计核算系统、绩效管理系统等模块的财务综合 管理系统)与人力资源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科研 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业务 系统对接,业务数据有效传输和实时共享。
“实现高校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一体化发 展,进而完成对预算绩效的标准化管理和动态 监控。”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