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何欣哲
吉林省近年来大力推进公共基础设 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结 合《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相关 要求,落实落细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要 求,从建立管理制度、加强入账管理、研 究体制机制、夯实资产家底等方面开展 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扩大入账核算资产范围 提升报告报表数据质量
吉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总会计师 张言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表 示,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前,行业主管 部门在管理公共基础设施等资产时,只 有量的统计,没有价值体现,开展报表试 点反映的期末统计数因无会计准则制度 支撑,存在一定的不真实、不准确现象。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以来,按照 《政府会计准则第 5 号—— 公共基础设 施》《政府会计准则第6 号——政府储备 物资》、保障性住房和国有文物文化资产 管理要求,吉林省财政厅会同省交通厅、 水利厅、住建厅、文旅厅等部门,探索公 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有效 管理方式,研究会计核算办法,督促和指 导各行业管理部门及时开展公共基础设 施等资产入账核算工作。
在吉林省各级财政共同努力下,各 单位对公共基础设施类国有资产管理认 识进一步提高,入账核算资产范围不断 扩大,报告报表数据质量不断提升,进一 步夯实管理基础。
《吉林省2020 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 资产报告》显示,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吉林省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 国有资产账面价值2123.5 亿元。全省行 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 7750.34 亿元。 其 中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固 定 资 产 净 值 1404.37 亿元。 由此可见,公共基础设施 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入账核算规模已 高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净值。
加强资产入账管理
提升信息化水平
加强入账管理是加强资产管理、提 高资产使用效益的第一要素,是提升公 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 水平的重要基础之一。
吉林省财政厅在交通基础设施会 计核算上,会同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单 位及时进行入账核算。“2018 年,省财 政厅与省交通厅联合印发《吉林省交通 基础设施会计核算办法(试行)》,明确 了交通基础设施的确认、计量和披露。” 张言说。
吉林省交通厅制定《关于进一步做 好我省存量交通基础设施登记入账工作 的通知》,明确对于无法取得原始凭证且 没有条件进行资产评估的交通基础设 施,按照重置成本确定其初始价值,随文 下发了公路基础设施重置成本参考表。 2020 年,全省交通系统对无法取得初始 账面价值的国省干线公路,按照重置成 本法完成了入账工作,并以信息化手段 对公路设施进行辅助核算,入账公路总 里程 8730 公里,占应入账里程的 78% ; 吉林省航道管理局也将 132.8 公里人工 航道和 311 座航标全部入账,入账成本 5000 余万元,并对天然航道、天然锚地 等设置备查账簿进行登记。2021 年,在 财政部开展公路资产专项清查前,省交 通厅联合省财政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 强汽车客运站公共基础设施政府会计核 算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农村 公路资产管理与入账核算的通知》,对全 省汽车客运站公共基础设施、农村公路 资产进行全面摸底清查。
这些工作极大程度推进了吉林省公 共基础设施登记入账进度。
同时,在文物文化管理上,吉林省建 立了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和基础信息档 案,施行分级管理。
吉林省文旅厅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 500 处重点 文物进行现场清查,将一般不可移动文 物录入国家文物基础信息平台。2020 年,吉林省博物院还建立了文物智慧化 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其中,文物管理模 块收录院藏 12 万余件(套)文物信息,提 升了文物文化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
健全体制机制
夯实资产家底
规范管理,制度先行。为落实财政 部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公共基础设施等 资产制度,吉林省从2018 年开始探索公 共基础设施等国有资产管理方法,通过 调研会商、沟通协商等方式,与政府储备 物资管理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理顺公共 基础设施等资产管理的体制,明确资产 管理职责划分。财政部门承担综合监管 职责,各行业主管部门承担组织管理职 责,各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管理维护职责, 对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实施具体管理。
在此基础上,吉林省建立严格的行 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一是以“厘清权责、理顺程序,健全 完善长效机制”为目标,着眼解决应急物 资储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出台了 “一个办法,两个机制”。
据张言介绍,“一个办法”是与省粮 储局联合印发《吉林省省级救灾物资和 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办法》,参照现 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管理规定,明 确损毁、过期的政府储备物资处置审批权 限 。从 2019 年起,财政厅根据第三方机 构检测报告批复转销不达标政府储备物 资价值 2600 万元。“两个机制”是以推动 吉林省级政府物资储备物资纳入财务管 理为目的,吉林省粮储局以省直属库为试 点,聘请第三方公司,建立健全完善储备 库日常安全管理保障和应急物资储备保 障联动两个机制。 目前,吉林省级物资储 备库达到 22 个,存储政府储备物资 3300 万元。
二是要求各级住房保障部门按规定 登记入账,规范和加强公共租赁住房管 理。吉林省住建厅将公租房信息系统建 设工作列入年度重点督办事项,对各地公 租房信息系统建设进行跟踪督办,确保动 态掌握全省公租房资产信息。
在上述基础上,吉林省不断夯实公共 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家底。
首先,以资产月报为抓手,按月调度 分析省级部门和市县单位资产入账情况, 重点对地方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 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科目做数 据查询,与资产体量较大的交通、住建、粮 储等部门沟通核实情况,从业务指导、资 产处置等方面提出意见,有效推动吉林省 公共基础设施类国有资产登记入账。
其次,以资产年报为基础,审核报表 数据时与行业主管部门统计的有关数据 进行比较分析,提高报告质量。 同时,将 公共基础设施等资产纳入向人大常委会 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范围,通过人 大监督不断推动完善资产管理机制。
最后,以业务培训为手段,省财政厅 每年举办的资产管理培训班都对公共基 础设施类国有资产的确认、计量、计价、入 账核算问题专题讲解,辅以案例说明。张 言介绍说,2017 年以来,累计培训资产管 理人员5000 人次,有效提高资产管理人员 的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