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探索某设计院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唐 弦 沈 嘉

一、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内涵和意义

设计院固定资产投资额大、种类多、地点分散、使用和维护周期长,给资产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如何有效管理固定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研究。全生命周期理论给该设计院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将固定资产视作一个有机生命体的全面性过程管理,注重对固定资产经济生命周期内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从固定资产的事前购置申请到固定资产的日常运营维护再到固定资产的处置报废,统筹考虑各个阶段和环节的管理,在满足安全、效能的前提下实现固定资产的最优化管理。

二、设计院固定资产运用情况监测分析

本文以某设计院为例,采用2017至2019年数据,对其固定资产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固定资产管理分析的内容和方案。

(一)固定资产分布情况分析

近三年来该院的固定资产原值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由2017的8.33亿增长至2019年的9.94亿。房屋建筑物价值总额增长也较大,占据固定资产总额比例的首位。占比随后的是运输设备,其价值总额基本维持在1.59亿左右。办公设备价值总额由1.16亿元增至1.37亿元,但其占比基本维持不变。占比增长较大的是仪器仪表及试验设备,由2017年的9.40%增长至2019年的10.48%。从近三年看,这四大类固定资产占比达到97%以上,也从侧面反映房屋建筑物、运输设备、办公设备和仪器仪表及试验设备是固定资产管理的核心。

(二)核心设备数量价格分析

数量最多且价值总额最大的为单价50万元以上的运输设备,共有119台价值总额共计6742.29万元;其次是92台单价在40-50万元之间的运输设备,价值总额达4083.21万元;紧随其后的是94台单价在30-40万元之间的运输设备,价值总额达3237.48万元;单价在20-30万元之间的运输设备也有58台,价值总额为1477.40万元;其余为27台单价在10-20万元之间的运输设备,价值总额为419.54万元。这些运输设备数量少单价高,是设计院在野外开展项目的关键设备,需要重视加强维修保养,以延长车辆使用寿命,更好为各项目开展服务。

单价在1万元以下的办公设备数量最多,共11560台,价值高达6536.40万元。这些设备数量多单价低,流动性强,分布在设计院的各个部门,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难点。单价50万元以上的办公设备12台共计1943.75万元;这些设备大多数属于机房通信办公专用设备,由专人负责管理。

从数量上来看,大多数仪器仪表及试验设备单价集中在5万元以下,共有1242台套。从价值总额来看,单价在10-30万元的仪器仪表及试验设备虽然只有90台套,价值总额却高达3003.21万元。这些仪器仪表及试验设备单价高、数量少、专业性较强,需要重点关注和按时维修保养。

(三)固定资产运营质量分析

从发展能力指标看,2017-2019年设计院总资产增长率除2017年度以外都比较稳定,基本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长。固定资产紧随总资产的增长,在2018年以19.17%的增长率高速增长后,基本维持总额不变。近3年固定资产成新率基本保持在50%左右,说明现有固定资产比较新,适应于企业目前的发展。从资产负债率角度来看,该设计院利用财务杠杆提高盈利能力的程度正在逐步提高,但总体维持在75%以下,处于安全地带。

从资产使用效率指标来看,每元固定资产营业收入和每元净资产营业收入处于波动水平。这些指标越高说明资产带来的创收能力越强,从这两个指标的波动来看,说明该设计院确实需要继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增强资产创收能力。

三、推行设计院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

(一)完善事前控制程序,合理购置资产

固定资产的前期管理从购置预算开始,各部门在申请固定资产预算时需结合自身业务开展的实际需要和现有可利用资产的情况,合理填报。同时相关部门在审核预算时要密切关注预算的合理性,避免超标配置,造成国有资产浪费。采购部门需通过招标比价等方式合理选择供应商,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进行采购。对于运输设备和单价在10万元以上的办公设备以及单价在5万元以上的仪器仪表及试验设备的购置,需在事前进行市场调研,从市场供需关系、设备选型、盈利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避免盲目购置。

(二)加强事中管理,强化维护保养和闲置资产再利用

运行维护管理是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重点,为防止设备性能劣化而进行必要的运行检测、维护检修及问题诊断,是设备维护和保养的必要过程。尤其对单价30万元以上的运输设备、10万元以上的办公设备以及5万元以上的仪器仪表及试验设备,需制定相关运营维护规程并严格执行,以减少其故障发生率维持设备良好使用状态,延长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以独立自主为原则来维护保养设备,单位内部能够完成的保养项目尽量不外委,能够修旧的配件尽量不换新。

对于一些日常使用量不大但出现相关工作时会出现明显短缺的设备,可以以外借的方式在设备物资系统中进行调拨使用,借出设备相关的折旧费用直接计入使用单位,以此提高资产周转率。对于大型专业化设备在院内实行共享,共同投入,共同使用。这有助于盘活现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对于闲置房产等固定资产进行状况评估后,可实行对外出租使用,获取额外收入。

(三)分类梳理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流程

固定资产达到预计使用期限时,需对其进行相应评估。对于可继续使用但效率大不如前的资产,可对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使用效能。技术改造需结合改造投入、后期管理和维护投入等相关费用,追求效益最大化。对已无法正常使用且失去维修价值的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处置。针对原值较大的固定资产,资产管理单位应与财务部、工程管理部、车管中心、安全质量环保部等相关部进行论证评估、技术鉴定审核后,提交资产处置申请报告。对允许处置的资产采取公开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等方式进行处置。

四、引入信息系统,助力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

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各行各业都在推行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该设计院各成员单位的资产统一在设计院本部进行财务核算。虽然有设备物资系统,但财务系统与设备物资系统之间未打通,系统之间缺乏关联,数据分散不利于跨系统的数据调用。为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加强财务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支撑作用,设计院要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与设备物资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设计院目前已着手财务共享中心第一期建设工作,这需要对初始固定资产进行确认,在财务账套中将资产分配至各成员单位,完成基础档案的整理核对工作。系统建设后,可通过资产模块自动提取资产折旧等信息传达至财务共享中心完成账务处理,根据资产所在部门生成固定资产折旧、资产调拨等凭证。这有助于资产管理部门随时掌握自有资产情况,有助于业务部门开展业务-财务-税务融合分析,有助于管理者评估资产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资产有效管理和设计院管理效能整体提升。

五、总结

通过定性思考和定量分析对某设计院实行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其有助于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企业长期经济效益。设计院实施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需加强统计分析为其提供数据支撑;需按照相关理念对各环节进行梳理与优化,全方位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需引入信息与智能化技术,为实现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