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浅谈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杨文



建筑企业应收账款是指建筑施 工企业承建工程应向发包单位收取 的工程价款和列入营业收入的其他 款项,以及对外销售商品、产品及 提供劳务作业等,应向购货单位或 接受劳务、作业的单位收取的款项。 简言之,应收账款就是销售商品或 提供劳务的单位应向对方收取的 款项包括材料款、保证金以及工 程款等。
一、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 意义
(―)降低建筑企业财务风险 应收账款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 中具有不可小觑的分量,重视应收 账款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资 金运行质量,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建 筑企业的财务风险。现如今部分建 筑企业受到应收账款难以收回的影 响,产生了资金周转缓慢、财务管 理难度大、坏账持续增加等问题, 财务风险不断升高。
(二)提升建筑企业工作效率 当下建筑企业大都是依赖于银 行贷款来经营生产。如果企业的应 收账款长期难以收回,就会使企业 无法按时偿还银行贷款,建筑企业 会背负巨大的债务负担。企业主要 资金用于偿还债务,没有多余的资 金用于生产,这样会影响到建筑企 业生产施工设备的维护以及生产技 术的创新进步,长此以往,就会影 响我国建筑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使我国建筑企业生产效率低于其他 国家。
(三)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企业强化应收账款管理,有利 于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如果应收 账款较多,企业资金不足,就无法 及时支付分包工程款、人工费、机 械使用费、材料费等,并且也无法 按时发放员工薪资、缴纳社保等, 会造成诸多不稳定因素,最终导致 诉讼事件不断发生。因此,建筑企 业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控,可以优 化企业内部与外部的财务关系,减 少资金拖欠等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二、建筑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 在问题
应收账款管理是建筑企业财务 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 济水平的全面提升,建筑企业运营 规模也在不断扩充。在"一片繁荣" 景象的背后,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 到,应收账款的管理还存在很多问 题,极大程度影响建筑企业的发展 质量。
(―)外部问题
1.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我 国信用管理发展较晚,建筑业相关 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失信的惩罚机 制也不完善,这就造成了失信违约 成本较低,企业的经营行为缺乏一 个完善、有效的监督环境,由此加 重了建筑业应收账款的形成。某些 发包方仅是一个平台公司或者空壳 公司,自身并没有经济实力,只能 依靠银行贷款解决项目资金问题, 企业自身存在极大的财务风险。资 金链一旦出现断裂,将难以面对刚 性兑付。此时施工方即使通过法律 途径也难以保证自己的权益,种种 原因使得施工企业回收欠款难度更 大。
2. 建筑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近几年来建筑企业的数量猛增,但 是市场需求日趋饱和,行业内竞争 已经到达白热化阶段。建筑行业走 向买方市场,建筑企业往往处于非 常被动的地位。为了提高市场占有 率,争取到更多的投标机会,一旦 客户放出招投标公告信息,建筑企
业蜂拥而至。在以营业收入为导向 的目标下,大部分施工企业过分的 看重工程项目的数量而不是质量, 也没有对客户进行详尽的资信调 查,在工程项目一开始就给自己埋 下了应收账款回收困难的隐患。另 一方面,在招投标过程中,客户在 谈判时往往尽力使自己处于最优势 的地位,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下 胜出,施工企业往往只能被动的接 受客户的各项条件。施工行业目前 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在施工阶段垫付 工程款现象已经成为施工企业是否 能够中标的一项条件。因此目前的 市场现状是,建筑业竞争越来越激 烈,客户的条件越来越苛刻,施工 企业的垫资比例越来越高。为了符 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招投标阶 段以及施工阶段,施工企业还需要 交付数量可观的投标保证金和履约 保证金,随着时间的推移,施工企 业承揽的工程越来越多,而工程项 目施工周期长的这一特性更加剧了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难度。
(二)内部问题
1. 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欠缺。大 多数建筑企业没有完全树立现代化 企业管理意识,缺乏信用管理制度。 对于客户的信用情况仅靠市场经营 人员的经验判断。信用管理多是事 后管理,不能从源头上控制应收账 款的风险。
目前的建筑市场竞争激烈, 单一区域工程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 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建筑企业更多 的开拓非本地市场。由于没有信用 管理部门及相关专业的管理人员, 建筑企业在投标前对当地的造价水 平,发包方的资信用情况并没有太 多了解,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难以 做出及时相应的应对措施,这些都 增加了企业回收应收账款的风险, 为清收清欠工作加大了难度。
2. 内部管理部门协调不佳。在 日常管理中,建筑企业片面的认为 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就是财务部门的 职责,形成应收账款难以回收或形 成坏账的原因是财务部门造成的。 事实上并非如此,市场经营部编制 标书的时候,为了中标更多关注价 格条件,而对投标项目的回款条件、 垫资情况、施工质量等问题缺乏了 解;工程部对于工程的质量和项目 安全检查的把关不够严格,对于可 能出现的施工工期拖延,或施工质 量不达标等情况缺乏有效的管理手 段,出现应收账款违约风险;商务 部门对开工建设后的过程报量、竣 工结算办理申请付款不及时等。一 个工程项目从投标、中标再到施工 建设,最后进入项目结算,整个项 目流程的管理环节涉及到市场经营 部、工程部、财务部、商务部等多 个部门和组织,每一个部门的工作 都贯穿于应收账款管理的整个过程 当中,都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起到至 关重要的作用。但应收账款管理在 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方面缺乏有效制 度支撑,完全靠工作人员自身的工 作素养以及责任心程度去控制。
3. 管理制度不完善。建筑企业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不够 全面,管理缺乏文件制度的有效支 持。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中没有相 关的对账管理制度,也没有规范流 程。只是年末为了满足审计事务所 需求,会抽查一部分应收账款进行 核对,但该项核对不够全面,未形 成应收账款统计分析,没有从时间 维度进行统计分析,这样就不能确 切的得出每一笔项目工程款超过合 同约定回收日期的具体时间跨度, 这样就很可能造成存在应收账款因 为债权超过诉讼时效而大幅增加坏 账的风险。
各单位在制定考核指标时侧重 于对项目的质量、工期、安全、技 术、利润等方面,并未对应收账款 管理下达考核指标,绩效薪酬体系 与应收账款的管理脱节。管理人员 既不会因应收账款拖欠情况扣分, 也不会因为及时清收应收账款得到 额外的奖励。奖罚机制的缺乏导致 生产单位对于应收账款的清理工作 没有足够的重视,缺少清欠的压力 和动力。
三、提升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建立全面风险控制体系, 提升全员风险意识
建筑企业应围绕企业总体经营 目标,针对各项重点业务管理及其 重要业务流程,通过定期开展制度 梳理及流程再造,建立单项或多项 内部控制子系统,逐步建立健全全 面风险管理体系。紧密结合各业务 模块,把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融入 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中,培育良好 的风险管理文化,实现全员风险防 范意识。
(二)设立信用部门,提高风 险控制工作质量
有条件的建筑企业应单独设立 信用管理部门,该部门负责制定企
业信用管理制度、建立客户的信用 档案、对客户信息进行追踪调查、 收集与客户相关的经营和财务信 息、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等工作。
在招投标活动中,信用管理部 门对发包方的信用资质进行分析, 对客户的资本、经营状况等方面进 行全方位分析,协助审查合同中的 信用相关条款,有效避免市场经营 部门对信用管理重视不足,为了业 绩指标而轻率投标的行为,也可避 免了可能出现的因为过度保守而造 成有价值客户的流失的行为。
(三)加强项目过程管理,提 高项目精细化管理水平
项目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合 同约定施工,加强与建设单位、勘 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协 同合作,确保过程进度款的确认, 为后续回收工程款提供基础。在项 目达到付款节点前,应通过电话、 邮件告知客户按合同约定付款,对 超过约定付款节点仍未付款的客 户,应发出催款函。三个月内催收 无法落实回款任务的,由公司对客 户出具律师函,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四)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清收 款项
建筑企业需要定期对应收账款 进行整理,依据应收账款明细账, 将处于信用期以内的各应收账款进 行梳理,分析所有欠款客户的信用 状况,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催款计划。 针对不同原因的拖欠,拟定不同的 办法:对于信用良好,暂时资金困 难的客户,要签订分期付款协议; 对于财务状况较差的客户,可以与 客户进行债务重组,实物资产抵顶 等,尽可能更多地收回欠款;对于 故意拖欠款项的客户,可以提起法 律诉讼。企业也可以按照市场化、 法制化的原则,加强与金融机构、 司法部门、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 灵活采用新型清收方法,比如合理 利用保函置换保证金、资产证券化、 应收账款保理等替换形式加快应收 账款周转速度,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四、结语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流动资产管 理的组成部分,在企业运营发展中 起着重要作用。建筑施工企业需强 化应收账款管理,加快工程款回收。 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全员高度重视 清收清欠工作,合理规避财务风险, 提高企业整体运营管理水平,促使 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天津市建工集团(控 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