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加速会计数据利用服务经济发展

 

 

 

 

 

■ 本报记者 刘海玲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 要》及其子规划《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 ( 2021—2025 年)》明确了“十四五”时期 会计信息化工作的 6个具体目标和 9 项主 要任务。其中,加速会计数据要素流通和 利用,有效发挥会计信息在服务资源配置 和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是未来一段时 期会计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之一。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中国会 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勤表示:“对会计数据的利用,不仅是 企业微观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宏 观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会计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与数据有 着不解之缘。
无论是远古时期利用“刻记记数”和 “结绳记事”方式记录渔猎收获,抑或是 现代社会利用先进的算力、算法和数据 实现高度复杂的核算、监督、反映和控制 职能,会计从来都与数据密不可分。“这 是由会计的本质和其基本特征决定的。” 刘勤认为,“会计在经济社会中之所以非 常重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会计信息或 数据的有用性。”
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或数据 可以帮助股东和债权人进行合理的决策, 可以帮助内外部决策者评估和预测组织 中未来的发展走向,可以帮助各级政府部 门进行宏观调控管理,还可以帮助组织的 管理者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等 。以信息 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发展,使数据逐渐 演变成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相并列 的第五大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这种背景下,当前的会计行业不 仅认识到会计数据在机构、行业和国家 层面反映经济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控制 经济过程 、分析经济效益 、预测经济前 景、参与经济决策等方面的重要性,而且 认识到如将数据(包括会计数据)作为一 种资源,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等会计处 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刘勤表示,就会计相关数据而言,由 于新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全球化、 产业升级、管理变革和政策的不确定性, 过去覆盖范围和时间跨度相对比较狭窄 的会计数据供给已难以满足现代管理的 需要,颗粒度更细、实时性更强、可信度 更高、覆盖范围更广的会计数据已成为 新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对此,他列举了一些常见场景:由于
加速会计数据利用服务经济发展
商业模式的复杂性,投资者不仅需要参 透相对静态的三张财务报表数据,还需 要了解企业内外部更及时、更细致的相 关经营和管理事项数据;由于业财融合 的需要,企业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内外 部会计数据,还需要了解与其相关的、更 为详细的业务数据和行业发展数据;由 于风险管控的需要,企业不仅需要事后 常规的财务汇总数据,还需要更多管理 层和业务层实时性、过程性甚至预测性 的数据;由于政府治理的需要,决策者不 仅需要了解政府预算资金及其执行情况 的数据,还需要更为精细的政府管理运 行中的成本数据等 。而由于法规、制度、 标准、系统、技术、资金、人员等方面的种 种原因,以上合理需求尚未完全得到有 效的满足。
成果显著多点开花
当前,我国会计主体在利用会计数 据要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数据是当前五大生产要素之一 。会 计数据是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数 据要素是企业经营管理和政府宏观管理 的重要资源。“通过将零散的、非结构化的 会计数据转变为聚合的、结构化的会计数 据要素,发挥其服务企业和社会的价值创 造功能,是我国‘十四五’期间实现会计数 字化转型的重要任务。”刘勤说。
他进一步表示,在过去几十年中,由 于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事业的快速 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在 ERP 系统应用、财 务共享服务、会计信息标准化和智能财务 应用等方面的探索,大大推进了会计工作 从传统核算型向现代管理型的转变,促进 了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信息系统的初步 融合,推动了电子会计资料的普遍推广, 优化了会计机构的组织形式,拓展了会计 人员的工作职能,成效显著。
具体聚焦到会计数据方面,在“大智 移云物区”等技术的支撑下,持续的信息 化和数字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会 计数据的获取、整合、同步、分析、挖掘、分 享、展示等处理和利用能力,使会计数据 的标准化程度得到一定改善,部分消除了 组织中的“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现象, 打通了一些宏观部门间的数据隔阂,使会 计数据在服务资源配置和宏观经济管理 的作用得到一定提高。
刘勤强调:“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 财政部在会计数据标准 XBRL 和财务共 享中心建设方面的持续推动,以及财政 部与国家档案局有关电子会计凭证处理 和会计电子档案法规建设等方面的不懈 努力,为会计数据的深度应用提供了扎 实的基础。”
此外,以用友、金蝶、浪潮、元年、中 兴新云、阿里、SAP 等为代表的国内外 IT 企业,在财务云、数据中台、智能机器人、 新一代 ERP、电子支付、电子档案等产品 和服务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为各类会计 主体挖掘和利用会计数据的价值提供了 强有力的工具和解决方案。
顶层设计未来可期
成绩固然可喜,但如严格依据信息 化发展的规律来客观评价当前国内会计 数据的应用水平,也应留意到问题或不 足之处。
例如,各单位会计数字化水平发展 不均衡,存在着明显的代际差异;一些行 业和单位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孤 岛”现象;产业供需链上的数据流动和共 享存在明显的“技术篱笆”和“制度篱 笆”;数据安全问题未能得到足够的重 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数据资产的确认、 计量和披露方法尚未统一;会计数字化 的应用创新在法律层面还存在一定的制 约因素;一些宏观管理部门在大数据应 用方面刚刚起步,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 缺乏全国范围统一的安全可靠的会计信 息(数据)共享平台等。
针对这些状况,刘勤表示,国家顶层 的设计早已考虑到这些现实。
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规 划(2021—2025 年)》和《<会计改革与发 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系列解读之六》, 对类似问题均提出了解决措施 。具体而 言,就是规划中的 9 条具体任务 。其中, 重点是第六条“加速会计数据要素流通 和利用,有效发挥会计信息在服务资源 配置和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即“以 会计数据标准建设为抓手,支持各类票 据电子化改革,推进企业财务报表数字 化,推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数据架构趋 于一致,制定实施小微企业会计数据增 信标准,助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促进会计数据要素的流通和利用,发挥 会计信息在资源配置中的支撑作用 。利 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会计数据与 相关数据的整合分析,及时反映宏观经 济总体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为财政政 策、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宏观经济管理决 策提供参考,发挥会计信息对宏观经济 管理的服务作用。”
纵观多年来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的 制定及执行情况,即便在2025 年终能圆 满完成“十四五”规划中所列的主要任 务,但能否实现理想中的会计数据要素 的利用效果,刘勤持保留意见。
他解释说:“这不仅是因为会计数据和 对其利用的需求将不可避免地随着时间的 推移而发生巨大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政 府制度、前沿技术与应用实践之间匹配的 滞后性会导致理想和现实间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