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平 李姝/文
基建业务会计核算从 1995 年起,总 共经历了 3 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根据国家有关基建业务 会计核算规定单独建账核算的阶段;第 二阶段是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将基建账合并入 “大账”的阶段;第三阶段是根据《政府会 计制度》直接在“大账”中进行基建业务 核算的阶段。
基建会计主体各阶段 适用会计制度的主要特征
第一阶段,根据《国有建设单位会计 制度》等相关规定在行政事业单位“大 账”以外,单独设立基建账进行会计核 算 。此时的核算以项 目为核心,反映基 建项目由流动资产转变为固定资产及 无形资产的过程 。在项目 办理竣工财 务决算前,基建核算不考虑资金结转结 余问题。
第二阶段,要求将基建账并入单位 的“大账”,这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出台后的重大变 化 。行政事业单位在按国家有关规定单 独核算基本建设投资的同时,需定期将 基建账相关数据并入单位的“大账”。
第三阶段,2017 年 10 月,《政府会计 制度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 表》发布,将基建会计核算体系和现行各 类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进行了整 合统一,要求在单位“大账”中直接核算, 不再进行两套账核算,简化了行政事业 单位基本建设业务会计核算工作。
各阶段适用会计制度在科目设置 和核算基础上的差异
第一阶段,单独建账阶段科目体系 为“资金来源类”和“资金占用类”科目。 通过设置“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 资”“待摊投资”“基建拨款”和“基建投资 借款”等科目实现业务核算 。没有结转 结余科目,年底不需将支出和拨款进行 冲销结转并入结转结余科目。
第二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大账”科 目体系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 出 。设置“在建工程”科目专门进行成本 归集和核算。“大账”中在建工程支出,采 用双分录的会计核算方法,一方面体现 支出过程,另一方面体现在建工程价值 与净资产的对应关系。
该阶段对基建业务一般采用收付实 现制进行核算 。涉及零余额直接支付年 底额度注销等特殊情形时,采用权责发 生制。
第三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实行财务 会计和预算会计“平行记账”,日常业务 按照财务会计核算,对于纳入部门预算 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同时进行预算会 计核算。
基建业务实行“平行记账”,但不再 进行两次做账 。通过财务会计核算体现 流动资产转变为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的 过程,由预算会计核算体现收入、支出和 结转的形成过程,即分别体现原“双分 录”反映的内容。
在科目设置方面,财务会计科目分 为 资 产 、负 债 、净 资 产 、收 入 和 费 用 5 类 。预算会计科目分为预算收入、支出 和结余 3 类 。在财务会计中设置“在建 工程”科目专门进行成本归集和核算 。 财务会计一般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基 础,预算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 基础 。预算会计中涉及零余额直接支付 年底额度注销等特殊情形时,采用权责 发生制核算。
各阶段适用会计制度在报表内容 和反映会计信息上的差异
第一阶段,报表包括资金平衡表、基 建投资表、待摊投资明细表、基建借款情 况表和投资包干情况表 。其中,资金平 衡表主要体现“资金来源 等 于 资 金 占 用 ”的平衡关系 。 基建投资表反映从 开始建设起到本年年末止累计拨入 、 借入的基本建设资金以及这些资金使 用的情况 。基建支出数期末余额是跨 年度累计数,拨款数期末余额也是跨 年度累计数。
在财政年度决算汇编阶段,各建设 单位需将基建报表和行政事业单位报表 汇总后形成合并报表 。 由于平时与基本 建设相关的会计信息都只在基建账套 中反映,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他信息使 用者从合并报表中无法了 解到完整的 基建项目财务信息,而且通过汇总 、调 整编制的政府财务报告信息质量较低, 不同单位的基建业务会计信息可比性 不高。
第二阶段,由于基建业务核算已在 平时定期并入“大账”,故该部分核算结 果同时在基建账套的资金平衡表和基建 投资表等报表中体现基建项目财务信 息 。行政事业单位账套的资产负债表和 收入支出表,体现“资产减负债等于净资 产”“收入减支出等于结转结余”的平衡 关系 。 因此,能够比较完整地体现行政 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财务状况等信息, 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基本满足会计 信息完整性要求。
第三阶段,一方面,通过提供资产负 债表和收入费用表等权责发生制财务会 计报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基建等经济业 务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 。另一方面,通 过提供预算收入支出表等预算会计报表 保障政府会计改革前后预决算信息衔接 的一致性,从而较全面反映基建业务过 程和成本的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通过上述比较不难看出,第一阶段 的核算模式弊端最大;第二阶段的核算 模式是《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及《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 不同制度的并行运行模式,即同一经济 业务,根据不同的会计制度和会计科目 分别做两次账,增加了工作量和并账出 错概率;第三阶段主要依据《政府会计 制度》,其核算模式更能全面、准确和及 时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财务信 息和预算执行情况,且从会计报表上总 体能够反映基建项目的基本情况,使得 资产负债表更充实,满足会计信息完整 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