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应付职工薪酬”核算探析

 我国气象部门实行“部门与地方双重领导,以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实行国家、省、市、县四级管理。在经费保障上实施与之相对应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气象部门财务工作既具有事业单位财务普遍性,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新《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实施,对于提高政府会计信息质量,提升气象部门财务和预算管理水平,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新会计制度与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平行记账方式,创建了新的政府会计核算模式,形成了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既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的格局。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在气象部门实践的推进,笔者发现“应付职工薪酬”存在科目运用不恰当、预算会计账务处理有缺陷等问题,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应付职工薪酬”相关规定


(一)核算内容

 

“应付职工薪酬”是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含长期聘用人员)及为职工支付的各种薪酬的会计科目,包括基本工资、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规范津贴补贴(绩效工资)、改革性补贴、社会保险费(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职业年金、基本医疗保险费等)、住房公积金等。该科目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基本工资”(含离退休费)、“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规范津贴补贴(绩效工资)”、“改革性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其他个人收入”等进行明细核算。其中,“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明细科目核算内容包括单位从职工工资中代扣代缴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以及单位为职工计算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二)账务处理

 

1.计提和确认当期应付职工薪酬的账务处理。

财务会计:

借:业务活动费用/单位管理费用——工资福利

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国家统一规定

的津贴补贴/规范津贴补贴(绩效工资)

如无资金收付,预算会计不做账务处理。

 

2.从职工薪酬中代扣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

财务会计:

借: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国家统一规定

的津贴补贴/范津贴补贴(绩效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机关事业单位基本

养老保险缴费

应付职工薪酬——职业年金缴费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

如无资金收付,预算会计不做账务处理。

 

3.向职工支付实发工资、津补贴等。

财务会计:

借: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国家统一规定

的津贴补贴/规范津贴补贴(绩效工资)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预算会计:

借: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工资福利支出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按照规定向有关部门缴纳个人代扣、单位匹配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

财务会计:

借:应付职工薪酬——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

保险缴费(个人代扣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职业年金缴费(个人代扣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个人代扣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单位匹配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单位匹配部分)

应付职工薪酬——职业年金缴费(单位匹配部分)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预算会计:

借:事业支出——工资福利支出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在账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费用和支出的确认、计量存在金额和时间上的差异

 

财务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职工薪酬费用的确认、计量是以是否发生为标准来确定费用的发生;预算会计核算基础采用收付实现制,职工薪酬支出的确认、计量是以资金的支付为标准来确定支出的发生,只有在本期发生了货币资金的支付,才作为本期支出处理。从上述账务处理步骤中,可以看出费用和支出的确认存在金额和时间差异。财务会计职工薪酬的费用一次性确认、计量完成,即第一步就全部确认为费用;而预算会计的支出只有等到现款付出时才确认支出,确认的支出是扣除扣款项实际发放到职工手里的薪金。财务会计下应付职工薪酬确认的费用与预算会计下应付职工薪酬确认的支出有差异。在预算会计下,从职工薪酬中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支出的确认时点为向税务部门缴纳时才能确认为职工薪酬支出;从职工薪酬中代扣代缴的个人住房公积金,支出的确认时点为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缴纳时才能确认为职工薪酬支出;从职工薪酬中代扣代缴的个人社会保险向养老保险汇缴机构缴纳时才能确认为职工薪酬支出。由此造成代扣代缴核算时点不同步而产生时间差异现象。

 

(二)预算会计无工资扣款项对应科目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代扣款项在预算会计账务处理中无对应的核算科目,在下月缴纳代扣款时容易造成代扣科目和金额出错、账务冲抵不对应等现象。特别是年末编制报表时需要逐笔追溯扣款的每笔业务的来龙去脉,带来分科目、分类别查询的困难。

 

(三)“双分录”造成预算会计核算复杂,不利于预算额度控制

 

账务处理过程中,除了会计科目的录入,还有区分资金来源(基本支出分类、项目支出分类、专项资金分类),人员编制的性质(参公人员、事业人员)等,判断每一笔资金财务会计费用类型和预算会计预算支出类型相互匹配。在账务系统无法识别实现批量账务处理时,预算会计部分记账需要人为判断和手动逐笔录入。原来一笔完成的录入,现在需要两笔或者多笔录入完成,使得人为因素的出错概率增加,同时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造成预算会计的核算过程繁杂不堪。

 

此外,根据预算管理的要求,每个年度的开始对支出实施项目管理、项目进度、项目实施额度进行控制、总体规划、切块核算、时点跟踪。应付职工薪酬是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控的主要对象,现有的账务处理模式因记账的时间不一致,致使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中对应的项目支出存在时间性差异,不能及时准确地监控预算额度的支出进度和使用情况。

 

三、改进应付职工薪酬账务处理的建议


由于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财务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加上工资薪酬的核算业务涉及的科目级次、行次核算内容多,预算会计核算确认支出发生的时点多,以及代扣代缴的各类款项多数都是当月代扣次月上缴。因此,工资薪酬的核算业务复杂、工作量大。

 

气象部门通过不断摸索并结合单位实际对工资薪酬业务的核算进行了改进,在预算会计资金结存科目下设置“代扣项归集科目”。具体的做法是,指定一个科目作为“代扣项归集科目”,如“资金结存——待处理工资扣款”科目。通过此科目可以弥补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费用和支出的确认、计量存在的金额和时间上的差异。在预算会计下展现工资扣款金额,与财务会计工资代扣项相对应。

 

气象部门实行财政非统发工资模式。非统发工资模式是通过财政在年初将支付额度下达到各预算单位,预算单位凭据《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确定的额度,于实际支付工资时自行签发财政授权支付指令,通知代理银行办理资金支付业务。通过改进后财政非统发工资模式下,气象部门工资薪酬账务处理流程实例演示,可参考某市气象局实行财政授权支付制度(表1)。

图片

 

1.每月15日前,财务人员计提职工工资。

财务会计:

借:业务活动费用——工资福利费用 236492

贷: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 236492

借: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个人代扣

部分 54130

贷:应付职工薪酬——机关事业单位基本

养老保险缴费——个人代扣部分 15688

应付职工薪酬——职业年金缴费——

个人代扣部分 7844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个

人代扣部分 27560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个人代扣部分 3038

 

2.经人事科、局领导签批审核后向职工发放工资。

财务会计:

借:应付职工薪酬——基本工资 182362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82362

预算会计:

借: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工资和福利支出

236492

贷:资金结存——待处理工资扣款 54130

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82362

 

3.下月15日之前财务人员按照规定缴纳个人代扣部分职工养老保险、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财务会计:

借:应付职工薪酬——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个人代扣部分 15688

应付职工薪酬——职业年金缴费——个人代扣部分 7844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个人代扣部分27560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个人代扣部分 3038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54130

预算会计:

借:资金结存——待处理工资扣款 54130

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54130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上述改进“应付职工薪酬”账务处理可以看出,预算会计增加“资金结存——待处理工资扣款”科目核算后,解决了费用和支出时间性差异、预算额度控制滞后、账务处理复杂化、系统无法自动实现“平行记账”等问题。调整后在年终填列决算报表时,工资福利支出取数用事业支出的经济分类明细的借方发生额减去贷方发生额,能真实、清晰、完整、全面地反映当年工资福利支出的预算执行情况,同时也为下年度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等计提基数做好了准确详实的基础工作。一是为年终决算报表编制提供了详实的数据。二是真实反映预算资金执行情况。三是优化简化记账过程,减轻财务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差错。

但是,新制度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仍然面临新旧制度的衔接问题,并且相关单位在具体执行新制度时尚缺乏充分的实例参考。在对“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进行核算的过程中,各类明细科目的设置进一步体现出会计处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各单位需要遵循这一原则,基于新准则、新制度的规定并从实际出发对相关科目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会计核算工作高效、高质量开展。

 

来源:《预算管理与会计》2022年第7期
作者:邢 宁  安徽省宿州市气象局财务核算中心